2018年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879物流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按其范围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物流成本是指由于物品实体的位移而引起的有关运输、包装、装卸等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换而发生的全部成本。它具体包括了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协作件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存放、搬运、装卸,成品包装及运送到流通领域,进入仓库验收、分类、储存、保管、配送、运输,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发生的所有成本。一般来说,一切由物流活动引起的支出都是物流成本。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1)人工费用。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员工培训费等。
(2)作业消耗。物流作业过程的各种物质消耗,如包装材料、燃料、电力等的消耗及车辆、设备、场站库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3)物品损耗。物品在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4)利息支出。用于各种物流环节占有银行贷款的利息支付等,对工商企业而言,主要指存货占用资金的成本。
(5)管理费用。组织、控制物流活动的各种费用,如通信费、办公费、差旅费、咨询费、技术开发费等。
2. 分析我国物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案】从总体上看,中国现行的物流政策特别是法律类政策是比较全面的,从而基本上可以维护目前中国物流领域的基本经济秩序,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中国目前施行的物流政策有很多内容还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延续下来的,对市场经济原则体现或贯彻得不够充分,特别是缺乏对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考虑,因此,现行的一些法律类物流政策,不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内物流发展的需要,更难以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法律体系本身从技术上也缺乏对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调整作用,宏观调控能力与微观约束能力尚显不足。
(2)缺乏对物流领域专门而系统的法律类政策
物流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系统,而且这些要素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
因此,单独对某个物流要素进行规范,不一定能达到对物流系统进行系统规范的效果。从现行的法律类物流政策来看,其重点是对物流基础设施中的铁路、公路、航路、管道、港口、车站、机场的规划、建设与布局,以及各种物流工具(车辆、船舶等)的交通运输及其所产生的污染等进行规范,即主要是对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中的“运输”要素进行规范,而对其他物流构成要素的规范很少,甚至没有涉及。例如,有关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物流效率化方面的立法就是空白。同时,现行的法律类物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主体涉及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海关总署等多个政府部门,在客观上为制定系统性的法律类物流政策设置了障碍,难以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不利于整个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3)个别对物流领域具有直接操作性的法律类政策层次较低,缺乏法律效力
中国对物流领域具有直接操作性的法律类政策,多由各部门、地方政府以“办法”、“条例”、“通知”、“规定’’、“规则”等形式制定并颁布,规范性不强,缺乏法律责任的制约作用,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制约作用。
(4)行政类政策不系统,缺乏操作性
从中国现行的有关物流方面的行政类政策来看,不仅数量与种类有限,而且政策内容不全面、不系统,更缺乏操作性。
3. 何为第三方物流? 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①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的哪一个阶段的物流、物流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水平,这与货主的要求有密切关系。
②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活动。其具体标志是:a. 有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物流服务的企业要素。b. 可以向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的物流服务。c. 不是货主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服务活动,而是采取委托一承包形式的长期业务外包形式的物流活动。d. 不是向货主提供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因此,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的运用,因人、因地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在研究和建立现代物流系统时,第三方物流不是按照自营物流与否来进行区分的,尤其是在我国,小生产式的物流服务活动还相当多,并且还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把这些企业都包括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必然会混淆人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因此,在讲第三方物流时,应当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把它看成是一种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形式。
(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①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主体是第三方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主体是第三方,即非生产者自身或货主,也非最终用户,它所提供的产品并不是自己所有的。
②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活动
信息技术是指基于电子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的电子信息技术,是支持集成化物流、个性化物流管理的技术依托,如基于互联网(Internet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定位系统(GPS )、数据交换技术(EDI )、电子商务(EC )、条形码技术等。它们能够充分支持、满足客户所需全部或部分物流需求的集成运作、可视化监控、个性化服务等过程的技术需要,在这一层次内涵中,经营主体可以根据客户需要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和组合,从而完成相应管理职能,以实现和满足客户需求。
③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客户方之间是现代经济关系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客户方之间是现代经济关系,并以合同调整和约束现代经济活动行为和关系的法律形式为基础得以体现。现代经济关系包括体现个性化服务、合作双方或多方建立企业间战略联盟、业务联盟等形式,采用合同规范双方或多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一般可建立3〜5年或更长时间的合作关系。
④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系统性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提供量身订制服务。为了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要提升自身方案设计能力、物流运作的动态监控能力。 4. 如何进行物流问题的现场调研与统计分析,请简要加以说明。
【答案】(1)如何实施物流问题现场调研
①准备工作阶段
物流问题研究者若去某个企业进行现场调査,事前要了解有关该企业的信息。了解的信息包括该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和物流管理状况。
企业信息的获取有两条渠道:①收集文献资料;②走访曾与该企业有交往的人员。通过收集和访谈,可以构成对该企业的初步印象,以便有效地实施现场调查。
②抽样调査阶段
在现场调査中,样本的选择与文献收集类似,有较大的随意性。调査人员期望观察企业内部所有的情况。然而,全面观察并不现实,研究人员往往通过与企业各类人员交谈,从中选出若干代表。一般来说,物流问题的抽样调査方法有:
a. 配额抽样法
企业内的各类人员,如能以某种重要特征进行完备分类,便有可能采取配额抽样方法。 b. 滚雪球抽样法先以随机或规定方式选出比较容易辨识的个体或某一组群,然后利用此个体或组群来寻找其他新的各体或组群。
c. 计划抽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