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公共关系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实像传播的特点。
【答案】实像传播是以实实在在的具体形象来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因此具有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无可比拟的优点,如信息直观可靠、作用直接迅速、手段多样综合等。其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实像提供的信息比口语和文字更直观、更可靠,因此实像传播比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更能打动公众。
从公众的角度考虑,他们总是希望能一睹组织的真实风貌。虽然生动的口语和文字能够活灵活现地表现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但绘声绘色的口语和文字并不多见,即使是达到这般效果的口语和文字也依然是一种象征系统,由于小是实物本身,这种传播就有可能引出不尽的猜疑。
从组织角度看,有的企业在公共关系实务活动中,并没有进行大量的口语和文字传播活动,而主要通过自己优质产品的样品来进行宣传介绍,这些企业同样确立了自身的良好信誉。从中可看出,实像传播有着口语和文字所难以比拟的功用。
(2)实像为公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信息,因此实像传播对公众的作用比语言和文字传播更为直接。这主要表现在“反馈快”和“反馈真实可靠”两个方面。
口语传播虽然也有反馈快的特点,但是这种反馈一般只是口头上或态度上而不是行动上的,可能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事实表明,口语可以打动公众并使之当即做出积极的反馈,但这种基于口头传播的积极反馈往往不能带动受传者付诸行动。实像传播则常常能获得即时的真实可靠的反馈。如商品展销活动中,当顾客看中某样物品时,购买与否的反馈会即刻产生,成功的产品展销会往往能使顾客满载而归。
(3)实像能用多种手段综合组成丰富多彩的形象,比口语和文字传播更能吸引公众。
实像传播并不只是简单的产品陈列或图片阅览,而是可以并应该运用各种手段来营造和烘托气氛,如运用产品的装演等辅助装饰、操作表演的现场布置等。没有一种表达形式比实像传播更直接、更充分的了,它能充分调动各种强化、美化手段一一如光线的设计、色彩的搭配、音响的制作、形体的塑造、环境的安排等一一来形成产品既真实又生动的形象效果。
实像传播的上述优点使其在传播活动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但与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相比,实像传播也有自身的弱点,主要表现为制作成本较高、动用人员多、展示场地贵、组织难度大。因此在实践中,公关策划人员总是将口语和文字传播与实像传播有机结合。
2. 编辑内部报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自身创办并面向本组织内部员工发行的定期出版物称为内部
报刊。内部报刊是组织团结内部员工的一根强有力的信息纽带,是在内部员工之间沟通情感、交流认识的联络桥梁。
要使内部报刊的编辑和发行在公共关系工作中起到有效作用,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必须明确它的编辑方针。
这就是要确立为全体内部员工服务的意识,及时地将重要的组织内部情况向全体内部员工通报。
(2)要在内部报刊上有针对性地反馈员工的各种思想、情感以及他们的要求。
因为组织领导层的想法与员工的想法存在差距,所以在内部报刊上有针对性地反馈员工的真实想法,就很有益于组织领导层在决策时参考和采纳员工的反映意见。
(3)要尽可能地动员全体员工来关心和支持自己的报刊。
办好一份内部报刊有许多有利条件,它刊登的基本都是每个员工所熟悉的身边事,每个员工都可以在报刊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4)办好一份内部报刊还要处理好一系列技术问题,首先是要保证它发行的连续性、稳定性。 这就要落实稿源,并备有足够的候补材料。其次是配备一定的人员与设备。另外,还要对办一份报刊的费用开支进行精确的预算。
3. 简述危机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答案】公共关系意义上的危机管理主要就是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是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而言的,既要分析预测危机的可能发生,又要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制定出针对性的传播措施,以有条不紊地将危机化解,进而重新修复信誉和公众关系。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重心在“传播”,在于如何在各个环节做好信息交流、意义沟通和价值劝说工作。
加强组织危机传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危机管理是“四高”组织的一门必修课。“四高”组织是指高知名度、高成长性、高品牌排行、高管制(指直接危及人生命的产品或组织,如食品、药品、保健品、医院、交通等)的组织。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可见,“四高”组织加强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2)加强危机管理可以降低组织的隐性成本。组织成本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会计成本,就是常说的料、工、费等。而隐性成本包括领导者的人格成本、信息成本、决策成本、团体影响力成本等。组织在经营管理上所发生的危机,不管是表现为内部的危机,还是表现为外部的危机,都直接导致组织的隐性成本上升,从而使组织形象受损,严重的甚至使组织纳入下降通道,直至破产解散。因此,国外有些组织用“末日管理”法来居安思危,降低组织的隐性成本。如百事可乐公司成立“找问题小分队”,每位员工必须轮流参加,培养全员的危机意识,并提出:居优思劣一一自找缺点; 居盈思亏一一往坏处打算; 居胜思败一一往长远着眼。正因为加强了危机管理,才能使企业保持每年巧%的增长速度。
4. 广告运动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答案】广告运动并不等同广告,广告只是一种传播形式,而广告运动则是利用这种特定传播形式的种有时间持续性和空间延展性的活动,具有规模大耗资也大的特点。一个良好的广告运动一般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市场调查
①市场调查是广告运动的基础环节,指的是在广告策划之前,要对市场作一番调查分析。对市场情况把握的好坏、分析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告的成败。
②广告市场调查的首要任务是对消费者进行研究。
③对市场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进行调查,主要了解产品的销售范围有多大,有没有扩大销售的可能,有没有产品滞销的潜在威胁,广告的形式是否合理,等等。
④通过市场调查,还要了解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研究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及销售成败的原因,以吸取经验教训。
(2)确立广告目标
广告目标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做广告,针对谁做广告,广告的宣传范围又有多大。
①明确广告目的。
a. 树立企业信誉,扩大影响,为商品创牌子,以提高其知名度。
b. 使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赢得长久的市场。
c. 给新产品寻找潜在买主,刺激购买,获取市场。
②明确广告对象。
广告必须明确宣传对象是贸易商或企业团体还是个人,明确目标消费者的社会层次、性别、年龄及其他相关背景资料。要明确广告对象,先得给商品定位,要确定产品的目标消费公众。
③确定广告传播范围。
对商品的销售,是地区性的、全国性的还是世界性的,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实质上是确定广告目标市场究竟有多大,直接关系到广告的做法。
(3)决定广告预算
确定广告预算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按产品类型确定广告预算。
广告预算落实到某一具体品种时,则还要考虑到广告的各自目标:是着重于近期的促销还是长期的形象,是针对同类产品的竞争,还是要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这些目标的差别,对广告预算的确定也有影响。
②按竞争要求确定广告预算。
这种方法比第一种简单得多,即以一家竞争对手的广告开支比例作基数,按本企业经济上的承受力,在这基数上增加一定的数额,作为广告预算。
③实验性的广告预算。
这种预算方法较有灵活性,具体做法是:可以选用同一种广告媒介,在不同的地方播发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