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批评性语篇分析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以Norman Fairclough, Ruth Wodak, Teun van
Dijk 等人对欧洲语篇进行研究为代表,并自此成为话语分析最具影响力和可见的分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揭示隐藏在语言内部的权力和意识形态以及话语如何作用于意识形态。批评性语篇分析虽然历史短暂,却在国内外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目前,国内关于批评语篇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众媒体发布的政治新闻。而由政府发布的公文,特别是汉语语料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研究。通常情况下,政府公文都有其固定模式来表达其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卫生部应急指挥中心发布的关于甲型H7N9禽流感的新闻报道,并且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批评性语篇分析在中文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实现这三大功能的主要方式是及物性、情态和主位。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从以上三个方面对H7N9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通过对北京和上海的两篇报道进行个案分析从而揭示这两篇报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之处,进而对政府在应对紧急事件和发布公文方面进行反思。
本文共包含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关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知识背景和甲型H7N9禽流感的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批评语篇分析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这一学科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并介绍了语篇、权力和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介绍本文所用的主要分析工具,即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从而为下一章的具体分析做了理论铺垫。第四章主要是以北京和上海的两篇报道为例,从及物性、情态和主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一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发现,研究意义和局限性,以及批评性语篇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灾难发生时,具体而又及时的信息最能够安抚群众的,而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恰恰能够提供群众最关心的信息。毫无疑问,在此次与H7N9的对抗中,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关于新闻语篇文学的研究在提高读者的批评阅读意识和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