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英语课程标准》(2001)“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此外,课堂导入还可以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桥接新旧知识。尽管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占用的时间很短,它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而不能忽略。但在很多中学里,尤其是高中,学生为应付高考,学习压力大,再加上教师对课堂导入的认识不充分,认为课堂导入与学习效果无关。也有部分教师运用了导入,但是他们所用的导入只是简单的几种固定模式,缺乏启发性,兴趣性,新颖性和灵活性。这样的导入对提高教学效果并无多大用处。
为使课堂导入发挥最大功效,作者做了一项研究证明导入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功效,并探索影响课堂导入的因素,以及要设计导入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
本论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从导入的概念,导入的功能和目的,导入的原则以及导入的理论依据,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等。作者还列举了国内外对课堂导入的研究,并找到了他们的不足之处:前人的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总结经验的表面而并非实证研究。作者做了实证研究来探索研究问题的答案。作者选择河南郑州106中学通过前测、后测、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高二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实验前,作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各4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前测。在实验的过程中,作者在实验班运用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而在控制班仍旧采用传统的导入方式。在实验结束后,作者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各40名学生进行了后测。作者还分发了80份学生调查问卷和10份教师调查问卷,通过计算百分比的方式来分析课堂导入。此外,作者还分别从实验班和控制班邀请了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并记录他们的答案。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作者得出了研究结果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根据本文实验研究,学生认可的导入类型有多媒体导入(视频,音乐和图片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事例导入等),角色扮演导入法以及情境导入法。影响课堂导入效果的因素有:导入缺乏针对性,新颖性,兴趣性,启发性;导入的长度以及导入中是否强调学生的角色。为设计学生认可的导入,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把学生生活与所教内容联系起来的能力,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
虽然作者对80名学生和10名教师进行了研究,数量达到了实证研究的要求,但由于受试者和收集数据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够代表所有高中学生的整体情况。另外,由于作者的水平和学生兴趣和素质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可能不会得到与本文一致的结果。本文研究深度有限,因此对于未来的研究者而言,课堂导入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