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502企业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风险投资? 它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风险投资的含义及特征分别为:
(1)风险投资的含义
风险投资又称风险资本或创业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涵着失败风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2)风险投资的特征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①风险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
风险投资顾名思义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多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它看重的是投资对象潜在的技术能力和市场潜力,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所承担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金融风险、环境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的组合,因而容易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从国外实践来看,一般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风险企业,仅有5%~10%获得成功,20%~30%完全失败,60%~75%受挫。
②风险投资具有较高的收益性
高风险必然要求高收益。风险投资虽然失败的可能性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但技术创新一旦成功,由于此时市场上鲜有对手,便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③风险投资的收益多表现为资本利得
风险投资的目的不在于获取财务利润,也不在于不断获取利息,而是违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把投资企业做大,然后通过公开上市(IPO )、兼并收购或其他方式退出,在产权流动中实现投资回报。
④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风险投资者在向高技术风险企业投入资金的同时,还参与企业或项目的管理,从产品的开发到商业化生产、市场的开拓,从机构的组建、经理的人选到企业形象设计、企业上市等,风险投资者始终都要参与。风险投资者对风险企业不仅承担“孵化”作用,还要承担“哺育”责任。
⑤风险资本具有再循环性
风险资本是以“投入一回收一再投入”的资本运行方一式为特征的。
风险投资者在风险企业的创业阶段投入资本,一旦创业成功,则立即在资本市场上转让股权或抛售股票,收回资本并获得高额利润。风险资本退出后,带着更大的投资能力和更大的雄心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使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从而推动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带来经济的繁荣。
2. 如何形成国际企业成功的经营战略?
【答案】国际企业针对其经营活动的价值链,利用其具有的资源和能力,构筑其独特优势支持其经营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与高利润,如图20-8所示。图20-8国际企业成功战略的产生
3. 什么是CIO? 其有哪些任务?
【答案】(1)C1O 是全面负责企业信息工作的主管,他不同于只负责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的单纯技术型的信息管理部门经理。CIO 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和管理,且身居高级管理职位的复合型人才。
(2)CIO 的任务具体包括:
①在CEO 的领导下,主持制定、修订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全面规划。
②在CEO 的领导下,主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③直接领导企业内信息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与协调企业其他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工作,主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④审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有关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并监督实施。
⑤负责企业信息管理人才选聘和管理工作。
⑥负责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所需资金的预算与筹措。
⑦参与企业高层决策。
⑧协调信息管理部门的内部关系及其与外部的关系。
4. 试述企业推动知识共享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答案】(1)知识共享的主要方式
①正式的报告系统。包括由上到下的传达、指示,或者由下到上的汇报、呈送。这种方式适于显性知识的共享。
②师傅带徒弟。指资深员工对新员工的培养,注重对技能、技巧的培养,而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知识。资深员工通过日常的工作讲解、示范对新员工进行训练。
③建立知识库和网上知识论坛。这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保存、交流。 ④非正式的知识共享方式。这是在非正式的环境中观察别人的做法,向别人请教,员工由私人关系通过非正式的职务关系进行自山的交流。这种方一式是企业中不容小视的学习模式。非正式知识共享环境是知识创造、获取隐性知识的天然土壤。非正式的场所一般在企业的休闲处所,比如走廊、茶水间、文化室、休息室等。员工们在这里就感兴趣的话题闲谈,这种闲谈是与同事共享所知、创造新知识的重要过程。
(2)推动知识共享的主要手段
①创建知识共享的环境。建立鼓励分享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自愿参与知识的分享活动; 完善信息系统,引进适于本企业知识共享的网络平台; 引导员工建立非正式社团,提供知识交流的场所。
②完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创建鼓励知识共享的机制,比如把知识分享与薪资、奖励、晋升
等结合起来,通过明文规定或在企业中形成默认的行事规范,让那些愿意与别人分享知识的员工获得实际利益。
5. 什么是组织文化? 其构成和特性是怎样的? 如何来建设组织文化?
【答案】(1)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①组织的最高目标或宗旨。②共同的价值观。③作风及传统习惯。④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⑤组织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2)组织文化的结构
组织文化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观念层)。
①物质层。这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它折射出组织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对于一个生产性企业来说,它主要包括: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下艺设备特性。纪念标志物。
②制度层。这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及精神层对员工和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主要规定组织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
③精神层。精神层属于组织文化的深层,主要是指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组织文化的精神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组织经营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和组织道德。 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及精神层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3)组织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山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物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是一个庞大的丰富而复杂的大系统,既包含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等主系统,也包含有社区文化、组织文化等属于亚文化层次的子系统。组织文化作为一种子系统文化,其特性主要包括四方面:无形性、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个性。
(4)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建设,就是指组织的领导者有意识地培育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过程。这一切过程也称为组织的“软管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