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735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评价
【答案】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2. 教育技术管理
【答案】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主体是教育技术系统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客体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3. 元认知策略
【答案】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一是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
4. 形成性评价
【答案】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5. 绩效技术
【答案】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PT )又称为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HPT ). “绩效”一词是英语performance 汉译,指有目的,有预定结果的行为倾向,是一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企业总目标的业绩。企业中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多个
方面:首先是员工自身的因素,如自身的态度、工作技能、掌握的知识、智商、情商等; 其次是企业具体的工作环境,包括企业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最后是公司的管理体制,包括绩效的评估体制、领导的管理能力、绩效提升后的激励措施等。
6.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7. 教学设计
【答案】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己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8. MUD
【答案】MUD 是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的多用户异步通讯系统,MUD 代表虚拟的多用户空间。
二、简答题
9. 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过程如下:
(1)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系统化设计教学力法、个别化教学方法、视听教学方法,这三种方法基本是各自发展的。
(2)但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方法、视听教学方法三种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则相互影响。
①如50年代后期,传播理论影响到视听教学领域时,从传播模型中己明确提示了教学过程中影响传播效果的众多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制约,而在以后的程序教学运动中才真正认识到对教学过程作系统分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影响和决定学习效果的变量是如此复杂,只有系统方法才可能对教学过程作系统分析,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于段。
②戴尔表达了这种要求改革的思想:“……重要的是需要发展教学技术,这是一种使有效手段与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匹配的方法。这就是要搞查斯特、芬恩、格拉泽、加涅等人所描述的教育工程。”从这此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到60年代中后期,视听传播领域由于受到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的影响,视听传播理论已逐渐和程序教学思想和开发方法及系统的设计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与结合。
(3)70年代初,美国的视听教学部从全美教育协会中分出而独立成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并在正式文件中给教育技术以两个新的涵义的定义,即它不仅是特定的媒体和设备,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技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它是一种根据具体目标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学与教的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人类学习和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人力和物力资源,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
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72年“定义与术语委员会”的文件中指出:“……或许可以由三个相继产生的重要模式来最佳地揭示教育技术的特征,这些模式在过去50年间己塑造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利用更广阔领域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学习,和利用系统方法。当这三种概念综合成一个总的促进学习的方法时,它们就被创造成惟一的教育技术领域,并因此创造出这个领域的基本原理。”
(4)应该指出的是,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教育技术定义为三种概念整合成的一个总的促进学习的方法,实际上这个整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的三种模式的继续发展,以及向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领域的扩展。例如视听传播教学领域中,在80年代末,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媒体的开发及新的传播手段的开发与应用,使视听传播教学领域出现了借助卫星通信技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 在个别化教学形式中出现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的教学形式; 在系统设计教学的领域里,在原来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正向以认知理论的信息加工的设计模型和建构主义设计模型以及综合的设计模型发展。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的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这种概念与模式的整合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教育技术将在教育和培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所以从历史发展上来看,教育技术是由三个概念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学系统设计技术与教学媒体开发技术的总称。
10.请谈谈教育技术评价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根据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教育技术领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它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子范畴来实现教育评价的功能:
(1)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是教学开发和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前端步骤,主要是使用信息搜集和决策策略来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2)标准参照测量
标准参照测量是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标准参照测量也称内容参照测量、目标参照测量或范畴参照测量,有时是测验。
(3)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①形成性评价
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