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也可以从该国对各个领域的关注与投入中体现。2009年3月17日“新医改”方案的公布,标志着国家加大力度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以及医疗改革的决心。同年12月,国家卫生部颁发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将在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30家医院做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至今,临床路径在我国已累计300多个病种。临床路径采取规范化的诊疗方式,对用药、护理和诊疗细节都做出规定,目的在于缩短诊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文章在前期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料搜索,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阐述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文章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文章存在的意义。围绕顾客参与情境下临床路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分别从顾客参与、临床路径、知识转移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从不同角度论述其概念,为更深一步的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做铺垫。通过学习汪应洛的“知识调制解调机制”原理,将“知识调制解调”概念引入医院临床路径中。建立模型及假设。文章通过顾客参与的临床路径诊疗流程中知识转移关系模型的构建,提出假设。通过运用SPSS13.0软件分析方法验证假设,提出科学建议。
研究方法上,文章采取规范的理论研究和科学的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得出文章结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情境--即医生专业技术能力、学历、临床经验等一系列与知识转移情境相关的条件,相较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知识转移知识源和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知识转移接收方来说,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知识转移程度影响更加强烈。此外,提出相关理论建议:针对医院,应该更加规范临床路径的实施、执行和监督,做好医德医风建设,为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环境;对于医生来说,在日常工作当中,应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多参加相关医德医风培训及学历教育,提高诊疗服务质量以及自身素质。对于患者来讲:临床路径诊疗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诊疗,关注与病情相关信息,按照医嘱安排住院期间行为,最大程度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