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2政治学综合四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即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2. 政治社团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组织,政治社团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1)政治社团的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参与政府的政策过程,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二、简答题

3. 为什么说“政治事件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

【答案】政治事件之所以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事件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比如中国近代史上连续发生的列强侵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事件,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首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政治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2)政治事件会加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会把国家的命运和政治生活与每个人十分明确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而起到任何其他政治社会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政治动员的作用,成为人们学习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加速器。

(3)政治事件会深化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在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利益、意志、力量和矛盾都会比平时更为充分地显示出来,从而使人们更为明确、深刻、全面和发展地认识政治生活,获得政治知识,形成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所以,社会政治大变动时期,往往也是诸种政治学说大发展时期和各种政治风云人物大涌现时期。

三、论述题

4. 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并结合事实说明大众传播工具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答案】(1)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政治社会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③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④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2)大众传播媒介是政治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工具,它一般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以及电脑互联网络等信息手段。它们具有超时空性、迅速性以及大众性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的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的判断标准,将会对人们的政治观念与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政治文化的传播工具,可以通过传播来诱发和提高人们的政治兴趣。同时,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政治信息功能,也为社会成员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场地和手段。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冷漠

【答案】政治冷漠表示一种心理状态,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行为方面的意义,借以表示参与行为的缺乏。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行为方式,政治冷漠可能出自四方面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的政治浩劫之后,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疲倦反感或对于政治目标失去信心而对政治无动于衷;

②政治权力的权威基础和效力下降,由此引起政治参与的功能下降;

③政治权力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人们对于政治管理的信任程度下降,进而导致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下降;

④在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正常情况下,因为政治机构已替其成员解决大部分问题,故有些公民觉得其关心政治与参加政治与否均无所谓,从而不参与政治。政治冷漠虽然表明了公民一定的政治态度,也可在特定意义上影响政府政策,但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容易出现决策的专断。而且,如果是因公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而采取的政治冷漠,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展为政治小服从,甚至导致政治反抗。

2. 社会民主党

【答案】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民主党”当时在法国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社会党”指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民主共和主义者,两者联盟,合称社会民主党或民主社会党。1869年德国建立了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各国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大都用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

二、简答题

3. 简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中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