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贾岛(七七九──八四三),字浪仙,范阳人。早年为僧,法名无本。作为中晚唐诗坛上一位以“苦吟”名世的诗人,因为著名的“推敲”故事,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但历来人们对于他的诗歌毁誉不一,尊之者,视为“唐宗”;贬之者,视为“虫吟”。贾岛的诗歌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面貌,迄今似没有人全面论之。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探讨,以期做出一个较为准确、公允的评价。 全文共分四部分。 一、贾岛的生平与思想 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这段释子生涯对他的思想及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三十余岁还俗后屡举不第,使他的“兼济”之志无法施展,政治热情逐渐消淡。为了减轻壮志难酬的思想苦痛,寻求心灵的平静与依托,他常常徜徉与禅院佛寺,与禅僧隐士颇多往来,却并没有冲入禅门。他时时流露出对禅僧隐士那种寄情山水、随缘任运的生活方式的渴慕,却未能从儒家的用事之心中真正解脱出来。他的一生多在儒与佛之间徘徊,在不甘退隐却又施志无门的矛盾中痛苦挣扎。可以说,贾岛的一生是唐王朝走向衰落时期的大批下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的缩影与写照。 二、贾岛诗歌的思想内容 与其同时代人如元白、韩孟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广性相比,贾岛诗歌的题材显得狭窄,但并不单一。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身世感怀诗。首先,贾岛的诗歌中抒发了自己的用事之心及壮志难酬的不遇之怀。其次,他的一些诗篇描写了自己窘迫困顿的苦寒生活,体现了自我贫而有志的高洁情怀。再次,他的描写羁旅行役的诗篇把旅途之艰辛及旅人的孤苦情状表现地很充分。第二,题赠寄酬诗。《长江集》中,题赠、酬答、寄怀、迎送的诗篇数量非常多。这些诗歌或抒写他对隐逸生活的称赏和渴慕,流露出自己向往山寺林泉的归隐之心以及尘念不舍的矛盾痛苦;或追忆、酬赠师友,体现了他对友情的诊视及他并不孤寂的感情世界。第三,山水诗。贾岛的山水诗着力于幽期静穆的诗境的创造,前人曾将他与王孟韦柳诸大家并称。他的一些山水写景诗深受王维此类诗的影响,与诗境中体现对禅的领悟与感受。第四,指刺现实的微弱呼声。他的一些诗对流弊丛生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抨击,对统治阶级骄奢的生活方式亦有所讥讽,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略有涉及。只是与他的同时代人相比较,这呼声未免有些微弱。 三、贾岛诗歌的艺术特色 本章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贾岛诗歌的主题风格。关于贾岛诗的风格,前人多以“僻涩”论之。本文在全面考察〈长江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僻涩”只是起在创作中因用意太深及在物象选择上求新求异而导致的极端而已,贾岛诗歌的主题风格应是平淡之中见深警。所谓平淡,指其语言的风雅、古淡、精致;所谓深警,指其立意的深远警策,耐人咀嚼回味。这种主题风格在《长江集》中具体表现为:第一,就眼前景、寻常事深刻发掘得到常人难得到之体认。第二,描绘人物风神,以意为主、以形现神。第三,情感物化,以景写情。主要表现于送别诗中。第四,奇特的夸张想象手法的运用。第五,于细微处体认出奇。(二)《长江集》取象上的特色。本节分别从物象、色调、语词三个方面论述了贾岛在取象上偏于清冷、枯淡、幽寒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早年禅院生活的经验及还俗后的坎檩不遇的遭际共同造就的诗人的独特审美心理在诗歌创作中的外观。(三)五律的特色。五律是《长江集》中运用最多也最成功的一种体裁,贾岛于这种体裁的运用中开掘出了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文势开合起伏,既有感受的转换,又有时空的俯仰。第二,对仗工稳,不主顾常,自然有致。律诗要求严格的声律对偶,贾岛五律中对偶句的精切工整向来为人所称道。除此之外,他的对偶句还显示出一些变化。首先,他用流水对化板滞;其次,他的对偶句句法灵活多变;再次,是对法脱化,打破传统的同类相对的界限。第三,句式上的特点。《长江集》造句亦不拘一格。首先,句式节奏不限于常见的上二下三式;其次,倒装句式的运用,使他的诗歌别具一种峭拔的意味。最后,他的诗中有一些名词性联合词组组成的句子,这些句子有助于构成他诗歌静穆安详的境界。(四)《长江集》中除五律外,五古七律及绝句这三种题材亦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比例。本节对贾岛这三种题材诗歌的特色做了简略评述。 四、贾岛诗歌的渊源及影响 本章内容又分为三个小部分。(一)贾岛诗歌的渊源。分别简述了王维、杜甫、大力十才子对贾岛诗歌创作的影响。(二)论述了贾岛与其同时代诗人姚合孟郊韩愈之间的关系,并就贾岛在中唐诗坛上的地位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贾岛并不能算是中唐诗坛上独立的一派,他只是韩孟诗派中自具面目的一个而已。(三)贾岛诗歌的影响。本节论述了贾岛对晚唐五代诗坛宋初诗坛的晚唐体、南宋末的四灵派、明末的钟谭派等的影响。最后,文章对每个朝代末期诗坛上回归贾岛现象的原因略加探询。 总之,以往人们对贾岛的评价存在片面及贬之过低的倾向。客观地说,在群星璀璨大家辈出的唐代诗坛上,贾岛当然称不上大家巨孽,但也是不应当忽视的。他在《长江集》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写照,从中亦折射出时代的面貌和他所代表的一群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特殊的精神世界,他对后世诗坛所产生的持久深远的影响亦是诗歌史上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现象。客观地评价贾岛及其《长江集》,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其人其诗,对于了解中晚唐一大批诗人的风格面貌亦是不无裨益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