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南大学医学院717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心酶。
【答案】核心酶是指没有亚基的RNA 聚合酶。大肠杆菌的RNA 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 成
2. 糖异生作用。
【答案】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甘油、脂肪酸及某些氨基酸在生物体内转化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3. 呼吸链(respiration chain)。
【答案】呼吸链是指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也称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 TP , 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4. 限制酶图谱
【答案】限制酶图谱是指同一DNA 用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从而获得各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由此建立的位点图谱,有助于对DNA 的结构进行分析。
5. D-环复制 (displacement-loop replication)。
【答案】D-环复制是指线粒体DNA 和叶绿体DNA ,以及少数病毒DNA 的复制方式。双链环状DNA 两条链的 复制起点不在同一位置,先从重链的起点起始合成重链,新合成的重链取代原来的重链与轻链配对,原来的重链 被取代,形成loop 结构,因此称为取代环复制。
6.
【答案】5-磷酸核糖在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催化下与
酸生物合成提供磷酸核糖,它对于核苷酸代谢有重要意义。
7. 卫星DNA (satdliteDNA )。
【答案】是指真核细胞染色体DNA 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其高度重复序列因组成不同而在主带旁自成一条或数条条带
8. 次级胆汁酸作用生成,为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
【答案】次级胆汁酸是指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内经细菌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以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二、判断题
9. Mu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其DNA 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整合到宿主DNA 中。( )
【答案】错
【解析】Mu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其DNA 通过转座方式随机地整合到宿主DNA 中。
10.放线菌素D 既可以抑制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又可以抑制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 )
【答案】对
【解析】放线菌素D 能够插入到DNA 链的GC 碱基对之间,导致DNA 结构改变,阻止RNA 聚合酶向前移 动,从而抑制基因的转录。因此既可以抑制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又可以抑制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
11.转录抑制剂的加入,导致真核生物
【答案】错
12.维生素是各种生物需求量很少,机体又不能合成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
【答案】错
13.磷脂具有亲水与疏水两重性质,其强的亲水性是由于具有一个磷酸基团。( )
【答案】对
14.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征不是先合成碱基,然后碱基再与核糖和磷酸结合。( )
【答案】对
15.乙酰CoA 不能作为动物糖异生的前体,所以它的含量多少对动物糖异生效率没有影响。( )
【答案】错
16.大豆小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也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 )
【答案】对
17.三羧酸循环体系的所有的酶都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
【答案】错
18.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分别作用于RNA 和DNA 中的磷酸二酯键,均属于特异性的磷酸二酯酶。( )
【答案】对
【解析】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有一定的专一性,作用于磷酸二酯键,是内切核酸酶。
-端合成的抑制。( )
三、问答题
19.为什么嘌呤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效果明显低于同剂量的红霉素?
【答案】红霉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理是阻断转肽作用和转位作用,使肽酰tRNA 从核糖体上解离,红霉素是以催化剂量发挥作用的。因而嘌呤霉素作为的类似物,“冒名顶替”进入核糖体的A 部位,肽酰转移酶将P 部位上的肽酰基转移到嘌呤霉素的氨基上,形成肽酰-嘌呤霉素,结果导致肽链合成提前释放。由于嘌呤霉素在作用的时候,自己也被消耗了,所以它是以化学计量起作用。显然两种抑制剂要达到相同的抑制效果,嘌呤霉素的用量要大。
20.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一旦参加生物合成,使其浓度降低,因而影响TCA 环的进行,生物体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通过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来维持,主要有3条途径:丙酮酸的羧化、PEP 的羧化、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转氨作用。
21.有两种乳糖操纵子Z 基因的突变株:一种突变株(Z1)不能产生正常的β-半乳糖苷酶,但是透性酶和 转乙酰酶的合成并不受影响(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另一种突变株(Z2)也丧失了合成正常的β-半乳糖 苷酶的能力,同时其他两种酶的合成减少了 30% (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试提出上述现象的分子机制。
【答案】在乳糖操纵子之中,Z 基因(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位于y 基因和A 基因(分别编码透性酶和转乙酰酶) 的上游,通常上游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极性突变(polar mutation )。然而并不是 所有形式的上游基因的突变都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如果突变的形式是错义突变(missememutation )而不是无义突变(nonseme muta-tion)。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判定:突变株是一种移框而产生的错义突变,而突变株是因为提前产生了终止密码子可产生的无义突变。
22.有哪些因素使膜蛋白运动受限制?
【答案】限制膜蛋白运动的因素有:(1)内在蛋白之间或膜的特异磷脂之间,发生聚集形成相互作用基团可限制蛋白和脂分子的侧向扩散运动;(2)在特异脂类的微区内可使内在蛋白被限制,这种蛋白分子就不运动;(3)内在蛋白与其周围成分发生交联,则膜蛋白运动受限制;(4)内在蛋白与膜下微丝连接蛋白相互作用,则内在蛋白运动受限制。
23.RNA 酶为什么只能水解RNA , 不能水解DNA?
【答案】RNA 酶是在一个碱性的微环境中发挥作用的酶,RNA 的磷酸酯易于被碱水解,这是因为RNA 的核糖上有
产生核苷糖无
RNA
酶的
在碱的作用下形成磷酸三酯,而磷酸三酯极不稳定,随即水解,核苷酸和核苷酸。DNA 的脱氧核作为碱,环磷酸酯。该环磷酸酯继续水解产生不能形成碱水解的中间产物,故对碱有一定的抗性。 是通过广义酸碱进行催化作用。第一步生成环磷酸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