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76企业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控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未来导向原则,指控制工作应当着眼未来,而不是只有出现了偏差才进行控制,即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具有前馈控制功能。

(2)反映计划要求原则。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计划,计划是控制标准的原始依据,所以,控制必须反映计划要求。

(3)组织适应性原则。组织的控制系统必须与组织结构相适应。为此,控制必须反映组织的结构状况并由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

(4)关键点原则,指控制工作要突出重点,要针对关键因素实施重点控制。事实上,组织中的活动错综复杂,管理者无法对所有活动实施完全控制,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上。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选择关键控制点是管理工作的一种艺术,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力。

(5)例外原则,指控制工作应着重于计划实施中的例外偏差,即异常偏差,也就是指超出一般情况的特别好或特别坏的情况。这可使管理者把精力集中在他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卜。

(6)及时性原则,指在控制工作中及时发现偏差信息,及时传递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纠正偏差。

(7)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必须具有客观的控制标准,所以,应尽可能将控制标准量化,量化程度越高,控制越规范; 其次要求控制系统应尽可能提供和使用无偏见的、详细的、可以被证实和理解的信息。

(8)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要求控制系统获得的信息和采取的控制措施都必须准确无误,行之有效。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控制系统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准确,造成这种不准确的原因有时是客观的,有时是人为的。因此,管理者在设计管理控制系统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9)弹性原则。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0)经济性原则。控制活动需要经费。只有控制所需的费用小于控制所产生的效果,才有必要实施控制。所以,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操制系统并不是越复杂越好,挣制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

2. 企业如何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答案】创建适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的方法:

(1)学习型企业文化

①强调“终身学习”,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

②强调“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创新能力;

③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

④强调“团体学习”,企业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2)共享型企业文化

①要求企业管理者积极为企业营造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

②要求企业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

③要求各方放弃传统的竞争观念,树立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合作的关系,实现双赢; ④要求企业中的个人创新活动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团队精神能够鼓励个人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⑤积极倡导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

(3)创新型企业文化

①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激发创新热情与创新思想的必备条件。

②营造适宜知识创新的环境,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企业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的关键。

3. 简述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分别为:

(1)项目的特点

①目标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项目目标一般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又称限制性条件。

②一次性。一次性是项目与其他常规运作的最大区别。项目有确定的起点和终点,即每个项目的历时都是有限的。项目任务一旦完成,项目即告结束,没有重复。项目的其他属性也是从这一主要的特征衍生出来的。

③独特性。每个项目所完成的某些工作总是以前没有做过的,因此具有独特性。即使项目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所属类别相同,但其各自总有独特之处。如时间和地点、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等。

④渐进性。由于每个项目的产品或服务都是独特的,因而这个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必然被循序渐进地创造出来。

⑤系统性。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并且,不能有多余的活

动,也不能缺少某些活动,否则必将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

⑥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其人数、成员、职责都不断地变化,项目结束时团队要解散,人员要转移。参与项目的组织往往有多个,甚至儿十个或更多。他们通过协议或合同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结合到一起,在项目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程度介入项目活动。可以说,项目组织没有严格的边界,是临时的、开放的。

(2)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①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和风险进行管理;

②对有着不同要求和期望的项目干系人进行管理;

③对已识别的项目需求进行管理。

4.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理论在现实中有何意义?

【答案】(1)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激励理论认为人除了生理需要,还有权力需要、亲和需要和成就需要等需要。权力需要,是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亲和需要,是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成就需要,是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2)该理论的意义

首先,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特征,对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具有不同需要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要与动机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再次,麦克利兰认为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因此可以训练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