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张衡及其诗赋作品研究

关键词:张衡 卓越成就 地位和影响 文学新变 审美特征

  摘要


张衡是东汉中叶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在汉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均具有卓越的地位。身处东汉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张衡能以自己的方式处世、治学,在哲学、政治、天文学、数学、历法、地震学、机械学以及诗赋创作诸方面均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通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但是,目前对张衡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对张衡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认识还不够透彻。基于此,本文力图从张衡自身和其诗赋作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来论证和阐发张衡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和重要地位,力争能够对张衡研究稍有推进。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引论:简介张衡及关于张衡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努力方向。
第一章:张衡研究,主要探讨张衡的巨大成就和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其中又分五节:
第一节 “三才贯通”的全才式人物。张衡在哲学、政治、天文学、数学、历法、地震学、机械学以及诗赋等文学创作诸方面均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成为“三才贯通”的全才式人物。
第二节 “才智开通”的通人式人物。扬雄的尚“智”思想、桓谭的“大才”理想,班固的守智观念在张衡身上都得到了比较完满的体现。张衡是集扬雄、桓谭、班固诸人之希望于一身的,他现实地成为了“才智开通”的通人式人物。
第三节 承上启下的中介型人物。张衡上承先秦两汉,下启魏晋六朝,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文学创作观念方面看,张衡承继扬雄诸人重视才性之风,并进而发扬,向下开启魏晋六朝文学重才情之风尚。从创作题材来看,张衡的《归田赋》承继了在文学中描写山水田园的传统,并进一步开疆拓域、创新发展,使山水田园真正进入文学领域。
第四节 完型式人物。张衡将“独善其身”的“小我”与“兼济天下”的“大我”融汇一身,达到平衡,并将主体精神显现出来;他在现实和文学这两个世界中都既有积极追求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面,又有逍遥自适、自我解脱的一面。这种影响了此后千年士人生存状态的人生行为范式实在是由张衡来完型的。
第五节 促进雅俗文学互渗传播发展的人物。一方面,张衡在自己的职任上大力推扬文学,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下移;另一方面,他还主动地汲取民间文学的营养来创作鲜活生动的诗赋新作。既注意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又注重雅俗文学的互渗与互动,这对于中国文学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抹煞的重大作用。
第二章:张衡诗赋作品研究,主要分析张衡在诗赋方面的高度成就,探讨其诗赋作品的新变,寻绎出新变的原因,归纳出张衡诗赋作品的审美特征来。
第一节 张衡诗赋作品之新变及其原因。他既创作出了汉京都大赋之极轨——《二京赋》,于摹拟中有创新;又创作了抒情小赋《归田赋》,第一次在文学中描写了田园隐居的乐趣,开辟了赋写田园情趣、山水之美的新蹊径,开魏晋抒情赋之先河;张衡还以文人身份创作五、七言诗,对五、七言诗体的成熟与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诗史地位。促使张衡创作新变的原因既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因素,还有张衡独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实践,民间文学更对其诗赋创作的新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节 张衡诗赋作品之审美特征。前期主要表现为“以大为美”、“以俗为美”和“以奇为美”,后期则转变为“求小求真”、“文人雅化”和“清新自然”。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张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以自己在科学、文学、政治、思想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通才;他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以自己的生存样式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完型”式人物,影响了此后千年士人的生存状态;他还促进了雅俗文学的互渗与互动,推进了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对于中国文学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抹煞的重大作用。
二、张衡是东汉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汉代文学发展中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一方面,他传承了汉代正统文学的创作,另一方面促进了东汉诗赋文学的革新。促使张衡创作新变的原因既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因素,还有张衡独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实践,民间文学更对其诗赋创作的新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张衡诗赋作品独特的审美特征可以概括为“以大为美”和“求小求真”、“以俗为美”和“文人雅化”、“以奇为美”和“清新自然”,这三组审美风格基本呈现出前后转变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