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652药学基础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放线菌。
【答案】放线菌是指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 疫苗与菌苗。
【答案】广义的疫苗包括菌苗和疫苗两类制剂。狭义的疫苗仅指用病毒、立克次氏体或螺旋体等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品,而菌苗则仅指用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品。
3. 毒血症。
【答案】毒血症指病原体被限制在宿主的局部病灶,但其所产生的毒素可进入血液而引起全身性症状的传染病。
4. 核衣壳(tmcleocapsid )。
【答案】核衣壳(tmcleocapsid )是由病毒的核酸和衣壳合组成的结构,它是任何真病毒都具有的基本结构。
5. 菌种保藏的原理
【答案】菌种保藏的原理是根据菌种特性和保藏目的的不同,给给微生物菌株以特定的条件,使其存活而得以延续。首先要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最好采用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其次,还要创造一个适合其长期休眠的环境条件,诸如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芽孢等)
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等。
6. 三名法。
【答案】三名法是指由一个属名、一个种加词和一个亚种或变种的加词三个部分所组成的学名,用以表明该微生物是一个亚种。如亚种)。
7. 免疫磁珠。
【答案】免疫磁珠是一种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磁珠易收集的物理特性相结合,用于快速高效分离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的技术。磁珠的直径为
8. 溶源现象
外包有单克隆抗体。
(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
【答案】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DNA 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
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9. 刺突。
【答案】刺突是指病毒表面或噬菌体尾部基板上向外伸出的尖钉状蛋白质突起,它具有吸附和固着于宿主细胞表面的功能。
10.抗体。
【答案】抗体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1.不产氧光合作用。
【答案】不产氧光合作用是一种存在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即不利用
时的氢供体,而利用还原态无机物(
12.传染与免疫。
【答案】传染是指外源或内源性病原体突破其宿主的三道免疫“防线”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定植、生长繁殖或(和)产生酶及毒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为隐性传染、带菌状态和显性传染;免疫是机体对体内外生物性刺激的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识别异物、排除异物、消灭异物的生理功能,或者说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抗原物质的一种生理功能。传染与免疫是病原菌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或有机物还原
的氢供体。
作为还原
二、简答题
13.给你下列菌株:菌株型。
【答案】(1)A 与B 接合后,供体细胞的基因型仍为因型仍为
(2)
当
变成为Hfr 时,A 与B 接合后,受体细胞的可能基因型种类较多,
如
等等。
14.T 细胞的表面标志有几类?试简介之。
【答案】T 细胞表面有其独特的表面标志包括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两类。
,它能与周围的绵羊红细胞相结合而形成一玫(1)表面受体如绵羊红细胞受体好(E 受体)
瑰花状物,可用于检测外周血中T 细胞的数目及其比例。正常人中T
细胞约占总淋巴细胞数的
在体外条件下,能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并刺激淋巴细胞,促使其DNA 合
成和进行有丝分裂,因而可将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一类物质称有丝分裂原,即有丝分裂原受体。
T 细胞的表面抗原是第二类表面标志,(2)实际上就是T 细胞的抗原受体,或称T 细胞受体,
基因型菌株基因型问题:(1)指出A 与B
接合后导致重组的可能基因型。(2)当成为Hfr 菌株后,两株菌接合后导致重组的可能基因
仍是
受体细胞转变为
基
这是执行复杂和精确的识别抗原性异物的物质基础之一。其特点是不能直接识别天然抗原,而只能识别经APC 加工后递呈的抗原。
15.ED 途径可为合成代谢提供哪些物质?
【答案】ED 途径如下图:
图
在ED 途径的特点是葡糖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形成的2丙酮酸,且最终生成2分子ATP 。其中的6-磷酸-葡萄糖、3-磷酸-甘油和丙酮酸可以用作合成代谢。
16.测定细菌生长量的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是如何进行计数的?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1)计数方法:
①直接计数法通常使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的数量;
②间接计数法一般是将适当的稀释样品涂布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经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计数,得到的是活菌数。
(2)优缺点:
①直接计算法优点是简便易行,成本低,而且能观察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特征。缺点是样品的细胞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而且该法不能区别活细胞和死细胞。
②间接计数法优点是简单灵敏,广泛用于食品、水体和土壤样品的活菌的计数。缺点是可能因为操作不当使细胞计数不准确。
17.为什么在诱变处理时,要把细菌细胞制成分散均匀的细胞悬液? 对霉菌进行诱变时,应处理孢子或菌丝体?为什么?
【答案】(1)为使每个细胞均匀接触诱变剂并防止长出不纯菌落,要求作诱变处理的菌株必须以均匀而分散的细胞悬液状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