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652药学基础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a)。

【答案】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a )是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配制成的半固体状态培养基。

2. 平稳期(plateau )。

【答案】平稳期(plateau )是指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

3. 孢子囊。

【答案】孢子囊是在根霉、毛霉等少数真菌中,长在孢子梗顶端的一种囊状构造。形状多样,内产无性的孢囊孢子。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4. 硫化作用。

【答案】硫化作用是指硫化氢、元素硫和硫化亚铁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

5. 供体菌。

【答案】供体菌是指提供DNA 片段的菌。

6. 溶源性。

【答案】溶源性,又称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7. 胞内累积期。

【答案】胞内累积期,即潜伏后期,是指在隐晦期后,若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呈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这意味着细胞内已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

8. 链丝段。

【答案】锻丝段,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9. 松弛型复制控制。

【答案】松弛型复制控制是指质粒的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不同步。

10.温和噬菌体。

【答案】温和噬菌体是在侵入细菌后,并不像烈性噬菌体那样立即大量复制繁殖,而是将它们的核酸整合在寄主染色体上,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的噬菌体。

11.糖蜜。

【答案】蜜糖是制糖工业中的一种当作废液处理的副产品,内含丰富的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色素等。

12.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学者P .Mitchell 在1961年所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衡,此即质子动势的由来,也是合成A TP 的能量来源。通过A TP 酶的逆反应,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 TP 。

二、简答题

13.试对细菌营养细胞和芽孢的10项形态、构造和特性作一比较表。

【答案】细菌营养细胞和芽孢的比较如下表。

14.胎盘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免疫抑制,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胎儿的MHC 基因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与母体只有

母体排斥。此种生理功能的缺陷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15.简述极端嗜盐古生菌光介导ATP 合成的机制。

【答案】极端嗜盐古生菌细胞内细菌视紫红质的视觉色基,通常以一种全一反式结构存在于

相同,因此对母体而言,可看作一个移植物。如果没有多重生理保护机制,包括胎盘的免疫抑制作用,胎儿将遭到

细胞内侧,受光激发可转换成顺式状态,转型可使胞内

无光时吸收细胞质中的转移至膜外,随着菌视紫素分子松弛,顺式又转换成稳定的全一反式,经全一反式与顺式的反复循环,造成膜上的梯度差,产生电化势,在A TP 酶的催化下,进行A TP 的合成,为菌体储备能量。

16.具有哪些特点的生物分子才能作为抗原?

【答案】(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

(2)抗原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①免疫原性,又称抗原性,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力的特征;

②免疫反应性,或称反应原性,指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征。

17.简述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步骤。

【答案】(1)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①目的明确;

②营养协调;

③理化适宜;

④经济节约。

(2)配制培养基的步骤:原料称量、溶解(加琼脂) →(过滤) →定容→调pH 值→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摆斜面) →无菌检查。

18.微生物学的发展为什么始终紧紧地围绕着人类的医、药、保健事业这个主题?它的“六大战役”是什么?

【答案】(1)原因: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宄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发掘、利用、改造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危害微生物,为人类服务进步。

(2)微生物学发展的六大战役是:

①外科消毒手术的建立;

②寻找人畜传染病的病原体;

③免疫防治法广泛应用;

④磺胺等化学治疗剂的发明;

⑤抗生素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⑥利用工程菌生产多肽类药物。

19.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生物间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生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三者间的主要区别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