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 ... 2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 . 20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 . 39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 . 58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 . 76
一、单选题
1. 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 )。
教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乙:让他加入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丙:告诉老帅,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戊: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丁和戊
【答案】D
【解析】体谅模式也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创立的。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于道德发展来说,给机会表达隐藏于心中的敏感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等在课堂生后中销声匿迹,并引导学生关系人,体谅人。在这一模式中,体谅既指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意味着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学会关心。题目阐述的教例中,只有学生丁和戊是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
2. 古风时代雅典青少年一边继续在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学习,一边为了接受体育训练进入( )
A. 斯多葛学校
B. 体操学校
C. 埃弗比
D. 体育馆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希腊教育,尤其是雅典教育及其各级学校的掌握程度。雅典的男孩7岁后进入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主要内容为读、写、算的初步知识等。到
12岁、13岁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15岁、16岁时,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主要内容为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即文法、修辞和哲学)。而18岁时,少数贵族青年则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又称为“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外国教育史中对于学校的考查频率很高,所以,一定要注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学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
A. 《千字文》
B. 《史糟篇》
C. 《三字经》
D. 《急就篇》
【答案】B
4. 在下列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中,他认为哪一种教育最为根本? ( )
A. 文艺教育
B. 生计教育
C. 卫生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D
5. 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 )
A. 教育学
B. 比较教育学
C. 元教育学
D. 教育哲学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教育学科分类情况的把握程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比较教育学主要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跨文化比较; 元教育学是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联想到教育心理学里面的元认知的概念); 教育哲学主要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6. 魏晋南比朝的选士制度是( )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养十求贤
【答案】C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
A. 一般发展
B. 特殊发展
C. 全面发展
D. 个性发展
【答案】A
【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通过实验,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8. 太平天国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 ( )
A. 政治性
B. 世俗性
C. 军事性
D. 宗教性
【答案】D
9.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
A. 配置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鉴定性评价
【答案】B
【解析】布卢姆依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并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通常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和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是一种使评价对象不易产生焦虑情绪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