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33教育理论综合(自命题)300分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于调查访问的述说正确的是( )。
A. 在访问时,与被访问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 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 —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答案】D
2. 从调查研究课题的提出上说,一项教育调查研究的课题,没有涉及的项目是( )。
A. 改善教育实践策略
B. 指导教育决策
C. 深化教育理论知识
D. 明确进行该项教育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答案】A
3. 教育科学的思辨性研究( )。
A. 可达到普遍性认识,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主观的分析会不同程度代替客观现实
B. 可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主观的分析不会代替客观现实
C. 不能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主观的分析会代替客观现实
D. 不能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的主客观的分析都不会影响客观现实
【答案】A
【解析】虽然可达到普遍性认识,抽象思维,虽然能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用主观的分析代替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情况。因此要看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注意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并借助形象思维。
4. 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 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 标准分数
D. 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标准差是指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分数是利用线性转换的原理,将一组数据转换成不具有实质的单位与集中性的标准化分数;相关系数是指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包括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相关系数、点二列相关系数、多系列相关系数等。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 两项的
取值为正数;D 项,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
5. 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
A. 预见性
B. 精确性
C. 客观性
D. 系统性
【答案】C
【解析】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
6. 下列不属于访谈调查特点的是( )。
A. 灵活性强
B. 调查具有匿名性
C. 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D. 可以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
【答案】B
【解析】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而不受书面的语言文字的局限;访谈提纲是在访谈前已经完善的,因此准备比较充分。
7. 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指的是( )。
A. 逆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答案】C
【解析】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8. 同其他文献相比,二次文献具有( )。
A. 原始性
B. 客观报导性
C. 主观综合性
D. 客观系统性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具有客观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9. 若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
A.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 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 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 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答案】B
【解析】按教育实验的目的功能分,教育实验分为:①确认性实验:主要在于通过实验收集事实材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说内容的基本特征,并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②探索性实验,包括有预测作用的超前实验,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可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强的创新性;③推广、验证性实验。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标,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再实践的经验来检验、修定和完善。
10.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
A. 正确选题
B. 写好指导语
C. 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 设计“目标体系”
【答案】D
【解析】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要想提高问卷的效度,最关键的是要设计好“目标体系”。
二、简答题
11.简述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
【答案】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规定总体。要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明确总体界限,研究的目的、课题性质决定了总体的内涵。同时研究目的也决定了总体的范围,研究者准备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什么样的范围,就应在该范围内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