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人文地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旅游活动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有哪些?
【答案】旅游经济活动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与决策等活动,各种旅游经济活动均有各自独特的经济规律,以旅游需求规律为例,介绍其基本的经济规律。
(1)旅游需求曲线的左倾规律
这一规律是指在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心理倾向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是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比。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2)旅游需求临界点加速规律
旅游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过程中具有若干个临界点,每一个临界点的突破,都将使数量大大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倾斜的速度具有加速度的性质。收入的高低与人数的多少是成反比例的。
(3)旅游需求曲线的平移规律根据影响旅游需求的基本要素,当旅游产品价格不变时,由于可支配收入、旅游偏好、闲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称旅游需求的平移规律。
(4)旅游需求的弹性规律
旅游需求的弹性规律包括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规律及收入弹性规律。
①旅游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或高价商品价格弹性较大,旅游产品就属于这一类。
②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个特定收入百分比的变化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由于收入增加或减少,引起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5)旅游需求的替代量换规律
旅游需求的替代量换规律是指这一旅游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对另一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和置换的可能性。发生替代与置换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产生可替代的现象,即两种产品均能满足相同的欲望。
②辅助性的产品,即两种产品必须相互使用,才能产生最大效果。
③无关的产品,任何一种产品价格产生变化,不至影响到其他产品需求量的变动。
(6)旅游需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时,每一单位物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它们呈递减关系。
2. 旅游对区域社会影响
【答案】(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旅游业发展之初,旅游地居民以欢迎态度对待投资者和游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伴随的游客激增,本地居民开始担心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冲击,旅游旺季的到来,给本地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2)示范效应
①概念示范效应是指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示范效应是旅游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
②影响
a. 对于落后地区来讲,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作用。示范效应把西方的生活方式“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并把有争议的都市价值现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
b. 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追求旅游者们所显示出的物质生活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加入服务行业。
(3)旅游和社会道德
旅游业的一个很大副产品是它对旅游地人民道德标准的影响。色情、犯罪和赌博被认为是旅游业带来的灾难。旅游旺季的犯罪率明显上升,主要是经济犯罪。
(4)旅游与宗教
在世界许多地方,宗教信仰一直是引起信徒到宗教中心朝勤的强大动力。由于人们担心宗教圣地会为迎合旅游业发展,失去宗教意义,宗教也为了自身利益,把旅游看做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当今旅游与宗教的关系己有所改变。
(5)旅游与语言
语言作为分析社会和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衡量国际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的尺度。本国语的使用程度直接反映该国的文化力量,而语言的变化会使该国人民对外国种族的态度和言行发生变化。
(6)旅游与健康
①旅游的一个普遍动机是提高健康水平;
②旅游地的公共卫生标准对旅游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
③旅游者可能会在某旅游地患病后把疾病带到所到地之外或患病的旅游者将疾病带到旅游地。
3. 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答案】(1)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例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2)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一些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多与民族的构成、宗教信仰、历史等因素。例如①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②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③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汉问题,④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⑤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 ⑥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4. 规定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有哪几项? 相应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哪几项?
【答案】(1)持续发展的概念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 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 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②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③和谐性原则
和谐性原则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④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
⑤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⑥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二、论述题
5. 试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与主要缺陷。
【答案】(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人地观,把自然环境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人类社会活动都是地理环境的必然结果。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坞、英国巴克尔、德国的拉采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