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09社会政策之社会政策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滞后(cultural lag)
【答案】文化滞后,是指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所提出的文化失调理论的一种社会现象。奥格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要素,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
,或称“文化堕距”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
2. 城市建设
【答案】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升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和永续发展。
3. 社会制度(社会设置)
【答案】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社会制度的构成包括:①社会价值观; ②社会规范体系:③权威与地位结构; ④社会机构与设施。
4. 社会运行
【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5. 初级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
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6. 性社会学
【答案】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性社会学有两个研究角度:①探索人类种种性现象中所包含着的、所反映着的各种社会因素; ②研究人类性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运行机制。性社会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
,而是人所处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人类的其他任何社会行为一样,并不是“生物本能”
的社会使然。
7. 惯习
【答案】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实践过程中持久潜
,即是对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
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8. 社会组织
【答案】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力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 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二、简答题
9. 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答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社会角色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
(1)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比如人的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就属于先赋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3)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将角色区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一的心理状态,可以将角色区分为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10.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生活实体,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案】(1)家庭
作为生活实体,家庭代表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设置,家庭则代表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这是因为,对于社会来说,家庭首先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未成年孩子和老年人口的供养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必须强制规定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人之间的供养、赡养、财产分配和遗产继承等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或者说,在社会设置的意义上,不同的个人仅仅是由于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才组合成家庭的。对于家庭的一切社会设置,都是围绕着子女建构的。在中国,最典型的社会设置就是户籍制度中的“户”。
但在生活实体的意义上,家庭其实仅仅是一个以供养关系为基础的生活共同体。在中国,家族一般是以“五服”为界,宗族则指同宗同姓同地域的各个家族结成的群体。家庭一般是“五服”之内的,但并不严格限定在某一辈分之内,而是更强调共居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核算范围。家庭主要是婚姻的产物,而家族却是血缘的产物。
(2)婚姻
作为生活实体,婚姻代表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作为社会设置,婚姻是指: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当事人的“婚”); 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当事家庭之间的“姻”)。
婚姻的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在矛盾中统一为某时某地的婚姻存在形态。个人不得不遵守社会的婚姻制度,或者说被社会化为能遵从婚姻制度的人。社会也不得不在法律上承认事实婚姻,或者说,社会默认了婚姻的生活实体是先于社会设置而存在的。
11.试以社会失范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社会越轨。
【答案】(1)失范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默顿从价值上将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 一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默顿所指的文化目标是社会依据它的规范体系认为是值得有、值得存在的东西; 制度化手段是社会认为是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