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大学管理学院814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管理学
【答案】行政管理学是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指示和方法的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际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发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2. 华盛顿共识
【答案】“华盛顿共识”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1989年在《华盛顿共识》一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华盛顿共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推进其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包括十项内容:财政纪律、公共支出优先性的转变、税收改革、金融自由化、汇率、贸易自由化、外国直接投资、私有化、放松管制和产权。“华盛顿共识”全面和透彻地表现了新自由主义的价值基点和理论逻辑,实际上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因此,其被作为新自由主义擅变为美国的主流经济学、主导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标志。
3. 机关后勤管理
【答案】机关后勤管理是指为行政活动的开展和机关管理功能的实现提供后方物质供应保证的、组织内部管理的活动。机关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财务、物资管理,机关食堂管理,房屋管理,医疗保健管理等,一般由机关的行政事务管理科或管理处负责。机关后勤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且琐碎。但每项机关后勤管理事务都对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改善政府组织成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机关事务管理的服务性特点通过机关后勤管理表现得最为明显。
4. 放松管制
【答案】放松管制是指里根政府推行的一项放松或解除国家对市场各类管制的改革。放松管制是相对于管制而言的。管制包括国家以各种经济、社会法规形式存在的规制,如国家垄断、国家干预等。放松管制的目的在于限制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让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做法是撤消和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鼓励企业竟争和兼并。放松管制的要义不仅仅在于“去国有化”,而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放松管制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里根执政的十多年间,美国经济迅速好转,1983年底开始了连续6年的高速增长。
5. 欧洲病夫
【答案】欧洲病夫是指对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的一种称呼,英国由于长期的福利国家政策而导致的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债台高筑,国际竞争力下降,社会危机四伏。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早推行全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长期的福利国家政策,使英国的GDP 降到了两方国家中最低的水平,国内生产停滞、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甚至,被迫像发展中国家一样遵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以得到贷款,挽救国家经济,而人们却不愿劳动、不思进取,宁愿躺在福利的“温床”之上享受各种补贴。因此被讥讽为“欧洲病夫夕,。
6. 人格性权力
【答案】人格性权力是指以充任行政主体资格个人的才能、品德、智慧为基础构成一种使得客体服从的权力。人格性的行政权力集中体现为个人魅力,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关键取决于具有充任行政主体资格的个人。榜样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这种权力。人们的服从来自于对于作为行政主体的人的尊敬与爱戴。
7. 广义机关管理
【答案】广义机关管理是指行政组织系统内部设立的综合性办事机构对本组织综合性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工作秩序等所实施的管理。其要求办事机构利用科学方法,有计划、有效率、有技术地规划、管制、联系、协调和运用机关的组织、人员、经费和物材,作适时、适地、适人和适事的处理。广义机关管理的目的在于行政效率,发展机关业务,完成机关的使命。
8. 行政干预
【答案】行政干预是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一定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过程或行为方式进行介入、干涉、制止和责令改正的总称。通常情况下,行政干预是政府维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换言之,是政府对违反法律和法规的社会行为的反应。行政干预必须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据,即使是行政裁量行为,也必须按照法律和法规的精神世纪实施,否则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二、简述题
9. 简要论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答案】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既包括以组织形式出现的行政组织,又包括以个体角色出现的行政人员。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公共行政管理的管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行政组织主要是指政府机构和人员所构成的实体性存在,是为了实现行政目标而按照一定权责关系组合在一起的具有合理结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活动群体。在我国,行政组织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内设部门、职能部门、直属机构、办公机构、办事机构和派出机关及其成员。
(2)行政人员也可以称为行政工作人员,有两个力面的含义:一是指一定的行政体系中的全部工作人员的总和,包括各级行政部门的主管人员和1般工作人员:二是指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具体的工作人员。
10.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答案】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授权)、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公务员制度)、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有效性)、机关管理、公共则政(则务行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治)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等范畴。
11.简述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
【答案】行政权力自动运行除了构成行政权力的基础外,需要构成行政权力资源的要素采取一定的组合方式,在行政主体意志的推动下,行政权力手段才能活动起来。这些组合方式就是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
(1)权力压力。在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行政主体会运用强制性权力基础,通过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力量,以威胁、限制和恫吓等形式,让行政客体在物理、生理和心理上不可或缺的需要遭到破坏,或处于危险境地,而行政客体要保证其自愿选择和行为的能力,又离不开这些需要。一般情况下,将施加压力的方式用于阻止人们的行为或行为倾向,比用来迫使人们按照给定方式行动更为有效。
(2)权力控制。权力控制是行政主体通过结构权力和制度权力资源,以行政法规、命令、指示、规定、章程、要求等形式,按照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明示,要求权力客体依主体的愿望行事。控制手段多用于让行政客体按照主体给定方式行动的情况下,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方式。
(3)权力操纵。权力操纵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限制信息供应、进行信息误导或蒙蔽性宣传等手段,隐瞒或部分隐瞒事实真相及行动目的,从而影响权力客体,并使权力客体采取行动以满足权力主体的意愿。权力操纵的重要特征在于“隐秘性”。
(4)权力诱导。行政主体通过呼吁或劝告,并提供相应的理由和诱因,促使行政客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经过自主思考或独立估量之后,接受行政主体的意见并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这种权力行使方式和行政权力本身的正当性密切相关。
12.简述公共服务伦理的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8年发布了《公共服务伦理管理原则》建议书,提出了12条行政伦理管理的原则。建议书认为,成员国要求采取行动确保体制和制度的良好运行,以推进公共服务中的伦理行为。为此,可以遵循公共服务伦理管理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如下条文:
(1)公共服务的伦理标准应该明确;
(2)伦理标准应该反映法律结构框架;
(3)伦理规则对公务人员应该是实用的;
(4)当公务人员揭露不当举措时,他们应该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5)对于伦理的政治承诺应该强化公务人员的伦理行为;
(6)决策过程应该透明并对公众公开,受公众监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