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科技大学37成本会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成本与费用

【答案】(1)成本的概念

①狭义的成本指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是从会计角度来研究如何把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耗费和支出归集、计算出生产成本。这个定义主要是为生产成本核算服务的;

②广义的成本指管理会计的成本,是未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所放弃的资源来衡量。它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还包括期间费用;不仅包括已经实际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这个定义除了为核算服务,更主要是为管理服务。

(2)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泛指企业各种日常活动发生的所有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与本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应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付,均确认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却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支付,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 联产品

【答案】联产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可以加工出几种使用价值不同的主要产品。例如炼油厂从原油中可同时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炼油厂的主要产品,因而可称之为联产品。各种联产品一般要在生产过程终了才能分离出来,因此各产品的成本费用只能在生产出来之后进行适当的分配。

二、简答题

3. 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案】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重点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4)各种费用报表的分析;

(5)成本效益分析。

4. 简述分类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1)分类法的优点

①能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②能够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的情况。

(2)分类法的缺点

在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中,费用都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或比例进行分配的,因而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假定性。

(3)分类法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分类法下,产品的分类和分配标准(或系数)的选定是否适当,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在产品的分类上,应以所耗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是否相近为标准。

②在对产品进行分类时,类距既不能定得过小,使成本计算工作复杂化;也不能定得过大,造成成本计算上的“大锅烩”,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③在产品结构、所耗原材料或工艺技术发生较大变动时,应及时修订分配系数,或另选分配标准,以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5. 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使用费通过什么科目进行归集?如何进行分配?

【答案】(1)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使用费分不同情况按以下科目进行归集:

①对于租赁施工机械而支出的租赁费和进出场费,应根据结算账单直接计入各工程成本机械使用费项目;

②自有施工机械使用费通过“机械作业”科目归集。

(2)分配机械使用费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①按施工机械的实际台时(或完成工程量)分配机械使用费。月末,根据各类机械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及实际作业台班数计算台班成本,编制机械使用费分配表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并记入工程成本计算单的“机械使用费”项目内,同时贷记“机械作业”科目。当月“机械作业”科目发生的费用一般当月分配完毕,月末没有余额。

②先按施工机械的计划台时费对机械使用费进行分配,然后依据计划机械使用费与实际机械使用费之间的比值调整为实际机械使用费。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对于各种中型机械的机械使用费,可在月终先根据机械使用月报中各种机械的工作台时(或完成工作量)合计和该种机械台时费计划数,算出当月机械使用费计划数,再计算机械使用费实际数占机械使用费计划数的百分比,然后将各个成本计算对象按台时费计划数计算的机械使用费计划数按照算得的百分比进行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机械使用费计划数=机械工作台时合计×机械台时费计划数

6.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期应如何确定?不同类型的企业成本计算期应如何确定?

【答案】(1)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成本计算期, 是指每问隔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产品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①在大量、大批生产中, 由于生产活动连续不断地进行着, 月末一般都有完工产品和未完工的在产品, 因而产品成本计算都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 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相一致。

②在小批、单件生产中, 每月不一定都有产品完工, 完工产品成本有可能在某批或某件产品完工以后计算, 因而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不定期的, 而与生产周期相一致。在这类企业中, 有的采用更简化的方法, 即只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才对完工产品进行成本计算, 而对未完工的在产品, 只以总数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 而不按产品计算在产品成本。

(2)不同类型生产企业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①在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里, 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与会计结算期一致, 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因为在月内一般都有大量的完工产品, 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 由于随时有完工产品, 因此不能在产品完工的同时, 就计算它的成本, 而是定期地在月末进行计算。

具体而言, 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中, 由于是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 不能在产品制造完工时立即计算成本, 因而成本计算一般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在多步骤生产企业中, 如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成本计算一般也都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

②在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里, 其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 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但与会计结算期不一致。因为当每一订单产品或每批产品未完工时, 全部是在产品的成本, 只有产品全部完工时, 才能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7. 何为成本项目?为什么要设置成本项目?设置成本项目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成本项目的含义

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就是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

(2)设置成本项目的原因

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不尽相同。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间接用于产品生产。因此,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3)设置成本项目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可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项目做适当调整。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例如,如果工艺上耗用的直接燃料和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将其中的工艺用燃料费用并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将其中的工艺用动力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