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575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行政机关
【答案】教育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现为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中,省一级为各地教育厅(局或教育委员会),地县两级为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无论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充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教育事业。
2. 教育成本
【答案】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按不同标准,教育成本有不同分类:①社会平均成本和个别成本; ②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④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⑥生均年教育成本和生均全期教育成本; (7)教育要素成本、教育工资成本、教育边际成本、教育单项成本、教育精神成本等。从成本核算角度,有不同计算公式:教育成本二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固定成本+教育变动成本。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助于教育部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教育和学校管理水平,有助于教育计划和学校计划的编制,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等。
3.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二、简答题
4. 为什么西蒙教授说:“管理就是决策”?
【答案】西蒙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原因在于:
(1)管理的对象无论是改造一个旧系统或者建设一个新系统,它都表现为管理者依据一定的
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他人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
(2)决策就是管理者或决策人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或可行性方案中,经过决策论证和价值判断选择出既满意又可行的方案的行为。
(3)管理决策一旦失误,速度越快、力度越大,其后果的危害性就越大。在西蒙看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4)在管理中唯有对实现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管理者在目标设计和目标选择时,不要一味追求“最优化”。那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而人们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总是受到来自内外部条件的约束,因此,管理者或决策者不如选择一个次优化的,即满意的口标为好。
5. 分析说明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答案】公务员制度是指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任免、培训、待遇、退休、监督、保障等各个具体制度和体制系统的有机构成总体。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政府机关的人事制度,由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转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干部管理体制,使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政府工作人员,从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形成符合政府机关特点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用人与治事更好地结合起来; 改革了单靠推荐、领导考察等传统选拔人才的方式,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公开、平等、竟争、法规原则的用人环境和人员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
(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有利于消除原人事制度所形成的干部、工人及不同所有制单位人员身份上的界限,打破不利于人才成长的各种束缚,让各类人才凭着白己的德才素质,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从而为公民平等行使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提供更多形式和途径,保证宪法的规定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3)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反对腐败、搞好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反对腐败,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能从多方面促进廉政建设:一是通过开展权利义务、纪律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抵制腐败因素的影响; 二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堵塞管理卜各种漏洞; 三是通过考核、回避等制度和公开化管理,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创造廉洁行政的良好环境; 四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改善公务员的生活待遇,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抗御腐败的能力。
(4)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利于造就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干、高效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形成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6. 编制教育计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教育计划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卜,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编制教育计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社会需求法
社会需求法是把教育的社会需求,作为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参照条件。社会需求法认为教育计划一方面要考虑到大众的教育需求,又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应统筹兼顾,但并非平分秋色,从教育的社会功能来讲,应以后者为重点。
①影响教育的社会需求的因素
a 家长的价值观。家长的学校教育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给子女教育以极大的影响。
b. 社会各阶层的文化背景,即各社会阶层对学校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观念,这将产生不同的教育需求。
c. 人口的多寡将影响教育的社会需求总量; 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类型、层次; 人口的地区分布影响着设校的地点、学校的容量等。
d. 政府的教育政策影响着教育制度的类型,这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社会需求。
e. 国家的发展,即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要求等等。
②评价
社会需求法一般仅依据人口增长趋势、年龄的分布及长期的国家教育政策,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入学需求做一综合的推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育发展计划。从实践上看,这只能为教育计划制定提供社会需要的教育类型及其人数,因此,这种方法较多应用于较低层次的教育发展计划上,如小学、初中的教育普及发展方面。
(2)人力需求预测法
人力需求预测法是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提供为目标值,来规划教育发展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劳动大军及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教育具有承担这一培养任务的功能。运用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①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
②设定各经济部门的产值。
③实现以上预测所需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职业构成的预测。
④教育供应预测,即把不同水平的劳动力需求作为目标值,以此来确定教育系统培养人员的规模。
⑤对教育系统的培养能力和需求水平进行综合平衡,从而决定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3)教育的投资收益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