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大学美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艺术作品的丰富,复杂的内涵所致。
(2)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不同欣赏者面对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其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异性,根源于鉴赏主体的个性差别,也有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别相关,由此造成了鉴赏的多样性特点
(3)艺术欣赏的差异性不仅存在于不同的鉴赏者之间,即使同一个鉴赏者在不同的阶段,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其感受和领悟也不尽相同。
(4)艺术鉴赏中体现出一致性。一致性的原因,是在于艺术形象的‘质’的规定,欣赏者只能从艺术形象或情景所规定的范围展开联想,想象和再创造,只能适当的延伸,扩大或缩小,去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的性质。
2. 怎样理解美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答案】当美术作品被创造出来还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它在两层含义上还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第一层含义是指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第二层含义是指美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召唤结构是一个接受论层面上的定义,由伊瑟尔提出。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受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和阐释空间的开放结构。伊瑟尔认为,艺术作品的结构是一种召唤的结构,只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填补和具体化这个艺术图式中的空白和不确定点,完成这个召唤的结构。美术作品的“召唤的结构”,只有接受者的参与才能完成。我们把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物质材料层;
第二、形式结构层;
第三、客体所指含义层;
第四、意义与意味集合层。
3. 原始人的石器制造与发展过程,对你理解美术起源有哪些启示?
【答案】启示如下:
(1)美术的起源一直是被称为学术界的争论焦点,可谓是众说纷纭。大概有:模仿说、符号说、表现说、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图腾说、潜意识说、宗教说、性本能说等。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模仿说、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这四种。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找到了美术起源的某些因素,从一个方面对美术的起源作了说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也如此,美术的创作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没能从根本上阐明美术起源的动力、原因。
(2)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类型少,造型简陋粗糙,手法单一,呈现出石器制作的原始性。石器造型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之后出现了初步的类型分化,种类增多,加工方法也有显著进步,运用交互打击法。
(3)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较多地采用交互打击法,类型显著分化,形式日趋稳定,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随着人们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在进一步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石器的制作日益精致。
(4)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对称,加工益发精致,在实用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石器造型注重修理石核台面和间接打击石片法的采用,能产生长而薄的石片。
(5)通过对打制石器发展过程的分析,发现原始人在造型技术和造型样式的认识是逐渐发展进步的。而这种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劳动,因此劳动不仅是猿进化到人的直接动力和根本原因,在美术的起源过程中,劳动也必然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讨论美术起源必然要考虑到劳动在人类进化及美术创造中的作用。
4. 举例分析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答案】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哥特式教堂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结构体系:首先是采用了尖券、X 形尖肋拱等建筑形式来减轻屋顶的重量,比罗马式半圆形拱顶更稳固,所以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更高旷、轻巧。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弯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另外,哥特式建筑的窗户尺寸大大的增加了,一起应运而生的还有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靠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
二、论述题
5. “艺术批评”的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艺术批评是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和艺术鉴赏同属于艺术接受的一部分。艺术批评指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科学活动。它的对象有各种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其中最基本的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的作用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儿方面:
(1)对艺术作品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艺术意蕴,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从而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
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为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的作品,评论新的作家,发现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
(2)对艺术创作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子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的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使艺术创作更加成熟,更具有社会影响力。例如曹雪芹《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正是边听取意见边修改提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尤其是脂砚斋的评点更为其增色不少。再如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对果戈里的作用,其鼓舞了果戈里坚定地沿着现实主义道路继续前行,又相继写出了《钦差大臣》、《死魂灵》等现实主义杰作。由此可见艺术批评是促进艺术创作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方式。
(3)对艺术鉴赏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艺术批评能够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以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帮助。就以于丹说《论语》、易中天品三国为例,我们就能看出艺术批评之于接受者接受者的引导和积极作用,借助当下的传播媒介,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新闻乐见的方式去解读,从而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是艺术批评在社会的导向作用,恰当正确的艺术批评,能使人们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发掘艺术作品的内蕴,从而给接受者以启示。
(4)对艺术理论研究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也要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也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例如“野兽派”、“印象派”等名词都是从艺术批评中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