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0505学前教育学综合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儿童观
【答案】儿童观是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儿童发展所持的看法与态度也是不同的。这些看法与态度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对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2. 近期目标
【答案】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是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订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是一个具体的短期内可以达到的目标。近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订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3. 中期目标
【答案】中期目标是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中,中期目标处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和近期目标之间。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活动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身上。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上述几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几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4. 教师
【答案】教师是指一类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组织,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身心发展等,都起主导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师所处的地位、受人尊重的程度是不同的。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同时,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简答题
5. 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案】(1)非义务性: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2)基础性、启蒙性:学前教育为幼儿以后的教育奠基,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教育链条的起点。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以启蒙为衡量标准。
(3)保教结合:幼儿保教内容是指托幼机构所进行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内容的总和。幼儿保教内容一般是相对于幼儿保教活动的目标、形式、途径、方法和进程而言的。幼儿园强调保教结合,在幼儿园的整个保教内容中仍占有相当多的分量。
(4)活动(游戏)性:幼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国的幼教法中强调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明确提出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原则。游戏及幼儿的其他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之一。这样,幼儿既有游戏体验,又有学习收获。游戏中的学习,使幼儿的学习活动犹如游戏般快乐。
(5)多元文化性:文化的多元性己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自然也成为早期教育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们感受丰富性,培养民族文化尊严。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幼儿园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的未来人才必须从娃娃做起。
(6)全纳式教育:全纳式教育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每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它着眼于人的长处,即扬长避短。认为每个人都是可学习的,而每个人在学习上都需帮助。能够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保证每一个幼儿的教育公平。
6. 简述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
【答案】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幼儿教师是教师这个群体当中十分特殊的一分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其主要职责为: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计划,完成教育任务。制定教学计划是幼儿教师的首要责任,按照幼儿园课程大纲的要求,从而制定出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并且认真的付诸于实践之中。幼儿教师在传授课程时应保障计划的完整性,同时也发挥出自身的灵活性,将教学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2)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幼儿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展将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每个时间段,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和成长的需求。幼儿教师在带领这些幼儿时,需要将幼儿的成长都详细的记录下来,在发展的时间段中注明任务和实现情况,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进行严密的监控。这样,可以及早的发现问题和矛盾,集中精力和时间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推动幼儿的发展。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幼儿的健康安全成长有赖于为之提供的环境,需要有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幼儿
教师必须负有这种责仟,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卫生状况优良,校园环境安宁,并有足够的保障措施。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现今幼儿的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事情,而且关系到幼儿的家庭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外在的因素。幼儿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积极的掌握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了解问题和矛盾的存在之处,然后对症下药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5)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未来社会的发展为幼儿教师的成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而且要积极的拓展自身,提高自己的能力。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对实际的教学进行研究的能力,将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反映实际教学的要求。幼儿教师还需要通过业余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幼儿教师在整个幼儿园教师体系中,需要受到管理和制约,从属于一定结构之中,享有权利并负有相应的职责。幼儿教师需要将教学以及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定期向园长汇报,强调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管理者需要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突出优势和长处,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7. 简述幼儿园目标制定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其制定的依据和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①教育目的。学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阶段的具体化。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环节,学前教育的目标要遵循整个教育体系的总方向和方针。
②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目标也要预见社会新的要求,具有前瞻性。未来社会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担负着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学前教育,就必须面向未来有一个前瞻性的目标和意识。
③学前儿童发展的需求。学前教育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儿童的身上,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并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学前教育目标。
(2)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育目标分解的为一法要恰当。制定幼儿园具体目标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并落实到幼儿发展上的过程。第三层次的具体教育目标的确定,各个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
②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层层具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将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