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金融学理论之国际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可贸易品
【答案】
可贸易品是指区域间价格差异能够通过套利活动消除或减少的商品。一般来说,工业产品和不易变质的农业产品都属于可贸易品。可贸易品在经济活动中:首先,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商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差别;其次,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黏性。如果满足这样的条件,那么,若该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套利者就可以在低价地区买入这种商品,然后在高价地区卖出以牟取差价。套利者的持续套利行为将不断改变两个地区的商品供求状况,使低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上升,高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下降。最后,两个地区的商品价格会接近。
2. 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答案】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是表明汇率与进口资源消耗比例关系的曲线。
在本国产出水平一定,即资源消耗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增加,来自国外的资源消耗便相应减少;反之,来自国内的资源消耗减少,势必要求来自国外的资源消耗増加,两者成反比关系。具体而言,汇率变动具有支出转换效应,本币贬值引起国内资源相对便宜,则国内资源的消耗相对增加;本帀升值引起国外资源相对便宜,则本国生产所使用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或者,从内涵经济的角度看,就是本国所能交换和利用到的国外资源相对增加)。因此,资源消耗型经济増长,其实就是更多依赖本国资源的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其实不仅仅是国内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且同时还是更多利用外国资源的经济增长。
用图来表示汇率水平的决定。图中的纵轴表示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下,向上表示本币贬值,向下表示本币升值。本币贬值使进口资源相对昂贵,国内资源消耗比例増加,故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正。本币升值使进口资源相对便宜,国外资源消耗增加,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斜率为负。假定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国内外资源消耗的合意比例,也表示本国自然资源使用和劳动力就业的合意比例,那么,交点同时也代表着应有的均衡汇率水平。
图 国内、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
3. 外汇(Foreign Exchange)
【答案】外汇是“国外汇兑”的简称。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动态的外汇等同于国际结算。
静态意义上的外汇具有三个特点:①普遍接受性,即必须是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外汇资产; ②可偿性,即这种外币债券是可以保证得到偿付的; ③可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资产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资产。它可以进一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在各国的管理法令中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解释中所沿用的便是这种概念。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按照这一定义,外币有价证券和外国钞票等不能直接用于国际间支付的外币资产不能构成狭义的外汇。
4. 离岸交易
【答案】离岸(Offshore )交易是指交易双方都是非居民的交易3离岸交易又包含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交易的实际发生地与交易的记录地相一致;第二种是交易的实际发生地与交易的记录地不一致。后一种交易是指交易实际发生在一地但却记录在另一地。例如,一笔发生在伦敦的欧洲货帀交易,记录在某太平洋或加勒比海的岛国上的一家公司账上。离岸市场最早形成于欧洲,故也称为欧洲货币市场,即在一国货币当局管辖之外的市场。离岸市场(offshore market)不是指某一市场的地理位置,而是相对于在岸(onshore )市场(传统的国内市场)而言,以区别市场中交易货币的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领域出现重大变化,将特定货币的存放业务转移到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从而摆脱发行机构的管制和影响,人们将此类市场称作离岸市场。
5. 固定汇率
【答案】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同时又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在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用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会员国的货币汇率只能围绕金平价之比在一幅度内作上下限均为1%的波动,当某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货市当局有义务干涉外汇市场,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的上下限内。在1973年牙买加体系以后,
在一些货币区域内(如欧盟内部)仍实行固定汇率。
6. 特里芬两难
【答案】特里芬两难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双挂钩”体系,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转。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从四五十年代的“美元荒”到60年代以后的“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实实在在地陷入了“特里芬难题”中。这一根本缺陷,使后来采取创设特别提款权复合货币也己无法修补,从而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7. 汇率的国内资源供应缺口
【答案】当某些因素引起国内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国内资源消耗比例曲线将从国内资源曲线1移向国内资源曲线2[见图(a )],此时,本币应升值(
口更多的国外资源。若本币不是升值而是不变或贬值(.
出现国内资源供应缺口(以),以便促进市场进),在经济增长约束下,就会在纵坐标上的距离表示)。这种缺口的长期存在或扩大,势必导致国内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并可能导致国内资源的过早枯竭。
图
反之,当某些因素引起国外进口资源消耗增长相对较快时,进口资源消耗比例曲线将从进口资源曲线1移向进口资源曲线2[见图(b )]。此时,本币应贬值(
多地使用国内资源。若本币不是贬值而是不变或升值(
会出现国内资源需求缺口(以或)以便促进市场更),在经济增长的约束下,就在纵轴上的距离表示)。这种缺口的长期存在或扩大,会导致国内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和就业不足,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