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新疆农业大学管理会计(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变动成本价格策略

【答案】变动成本价格策略是指产品进入衰退期后,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最低价格,防止产品销售量减少,从而以该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的价格策略。

2.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答案】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

3. 库存耗竭成本

【答案】库存耗竭成本,包括备选供应来源的成本、失去顾客或商业信誉的成本、库存耗竭期内停产的成本等。库存耗竭成本作为年度预期值,等于某项库存耗竭成本乘以每年安排的订购次数乘以一次订购的库存耗竭概率。

4. 全面预算管理

【答案】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的期间内)与经营、财务、投资等价值流相关的总体计划,是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细化。预算包括业务方面的预算(如收入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等)和财务方面的预算(如资金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等)。

完整的全面预算通常包括营业预算、财务预算及资本支出预算三个部分。其中,营业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在实务中,全面预算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费用以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测,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及其附表等预计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答案】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变动制造费用是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与直接人工工时相乘之积,因此,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二、简答题

6. 进行功能成本决策选择分析对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试举出5条。

【答案】由于企业的产品(或零部件)很多,实际工作中不可能都进行功能成本分析,应有

所选择。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1)从产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有效地积累每一产品的成本降低额。

(2)从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或数量。

(3)从体积大或重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

(4)从投产期长的老产品中选,可以改进产品设计,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工。

(5)从畅销产品中选,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使该产品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6)从原设计问题比较多的产品中选,可以充分挖掘改进设计的潜力。

(7)从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工艺、减少工序。

(8)从成本高的产品中选,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9)从零部件消耗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优化结构。

(10)从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提高功能成本分析的效率。

7. 如何理解审计风险,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2)影响因素

①主观因素。其一,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其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其三,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

②客观因素。其一,审计执业环境欠佳。审计活动所处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不理想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客观原因;行政干预的制约也会加大审计风险;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使审计面临风险。其二,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使得审计服务领域从财务报表的验证和管理咨询扩展到质量的审计、风险评估等,审计范围的扩展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其三,政府和社会公众审计的意见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对其认识上的偏差。

8. 如何理解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作用。

【答案】在对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及风险评估后,注册会计需要得出如下结论:

(1)控制本身的设计是否合理。

(2)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3)是否更多地信赖控制并拟实施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控制的风险评估,进而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如果审计证据表明内部控制不可信赖,则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高水平,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实施控制测试,更多的依赖实质性审计程序。

如果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程序表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所以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程序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决定着是否需要实施控制测试,而重大错报风险和控制测试结果影响着后续一系列审计程序,影响着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效率。

9. 简要说明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

【答案】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根据是否涉及补价分为两种情况:

(1)不涉及补价,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涉及补价,支付补价与收到补价的双方的会计处理不相同。①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②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于支付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所放弃对价的一部分,对于收到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的一部分。

10.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可采取的标准有哪几种?

【答案】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根据所要求达到的效率的不同,所采取的标准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1)理想标准成本是最佳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浪费、机器的闲置等因素,是根据理论上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要求太高,通常会因达不到而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同时让管理层感到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进的余地。

(2)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通常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它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采用的标准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