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投射测验的理论假设是什么?

【答案】投射测验是通过被试对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的反应来分析和推断其人格特点的测验。投射测验的设计者常用心理分析观点作为指导来选择刺激和解释测验的结果。其理论假设是:

(1)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解释性反应都是有其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是可以给予说明和预测的。

(2)—个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虽然受所呈现的刺激的特征的影响,但他的人格特征、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未来的期望等心理因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及其结果之中。

(3)因为个人的人格会无意识地渗透在他对刺激情境的解释性反应之中,所以,通过向被试提供一些意义模糊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对这种情境做出自己的解释,然后通过分析他解释的内容,就可能获得对被试自身的人格特征的认识。

2. 概化理论G 研宄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概化理论的统计分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G 研宄,第二阶段称为D 研宄。G 研究的目的是要定量估计观察领域中测量目标的方差以及各个测量侧面所产生的测量误差方差。采用的方法是方差分量分析法。

3. 什么是测验的信度?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信度的含义

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其实质是对测验控制误差的能力、对测验的结果准确、可靠地传达真值信息能力的量度。理论上定义为对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实方差与实得方差的比率,即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代表真分数的变异数,代表实得分数的变异数(总变异数)。常用的信度的估计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和分半信度。

(2)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

①受试者方面。单个被试:其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力、求胜心、做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团体被试: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

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或太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正信度。

②主试者方面。施测者若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被试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阅卷评分者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也会降低测量信度。

③施测情景方面。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④测验工具方面。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题目太难或太容易等都会影响信度。

⑤施测间隔时间。以再测法或副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异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多,信度系数便越低。

4. 已知16人参加一次测验后在奇数题和偶数题上的得分情况, 试用两种以上方法估计测量信度。

【答案】由题目可得,题目中涉及的信度是分半信度,可以采用分半信度来求解。由于被试在基数题和偶数题上得分的标准差不同,所以不能采用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分半信度可以用弗朗那根公式和卢仑公式。具体算法如下:

(1)弗朗那根公式

式中

变异数,分别表示所有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表示全体被试在整个测验上的总得分的变异数。

代入数值得,

(2)卢仑公式

式中表示同一组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之差的变异数,其他符号的含

义与弗朗那根公式中的含义相同。

代入数值得,

5. 概化理论D 研宄的目的是什么?D 研宄怎么进行?

【答案】D 研宄称为决策研究。D 研宄的目的是利用G 研宄的结果数据,在原设计的测验情境关系范围之内,分析比较各种可能的测验方案,测验工作者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可能的实施条件优选实际测验方案。

(1)D 研宄最终提供的是各种测验方案下的测验误差估计值。所谓各种测验方案都是在原设计方案采集的数据范围内,对测验情境关系做出各种不同的调整而得到的。

(2)D 研宄给出了两个比较优劣的误差指标:一个称作相对误差方差,一个称作绝对误差方差。相对误差方差是所有与测量目标有关的交互效应方差之和,绝对误差方差是除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之外的所有方差之和。

(3)在误差指标的基础上,D 研宄进一步给出了测验精度的两个综合指标:G 系数和系数,这两个系数

类似于经典理论中的信度,只是在概化理论中,同一测量目标可以有好多个测验信度,信度可随着测验的性质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测验情境关系的不同而不同。

(4)概化理论的效度可以在原测量设计的测验情境关系下,在D 研宄中应用G 研宄结果直接计算求取。若记和分别为i 侧面和〇侧面拟采用的新的水平数,以大写字母表示新的测验情境,则新情境下各期望均方的估计公式如下:

最后计算新测验情境下各误差方差和信度系数:

真分数方差:

相对误差方差:

绝对误差方差:

概化系数:

依存系数:

(2)依据所求的各种新测验情境关系下的误差方差和信度系数,就可以优选测验方案。

6. 为什么人们不像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案】(1)人们不像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宄其原因在于心理测量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①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依据的法则那样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水平。

②心理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而心理特质的含义比较模糊不能给出一个清晰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