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密码子的摆动性(wobble rule)。

【答案】密码子的摆动性是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进行碱基配对时,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守标准的碱基配对规则, 第三对碱基则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的性质。

2. 高脂蛋白血症。

【答案】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由于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混乱引起的疾病。血浆脂蛋白代谢

异常可包括参与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载脂蛋白或脂蛋白受体遗传缺陷,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

3. 切除修复

【答案】切除修复又称核苷酸外切修复,是一种恢复紫外线等辐射物质所造成的损伤部位的暗修复系统。此系统是在几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先在损伤的任一端打开磷酸二酯键,然后外切掉一段寡核苷酸,留下的缺口由修复性合成来填补,再由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

4. 基因内校正(intragenic suppressor)。

【答案】基因内校正是指发生在与起始突变相同的基因内的校正突变。

5. 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 ACP)。

【答案】酰基载体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为脂酸合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但不具催化活性,在脂酸合成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6. SH2结构域

【答案】SH2结构域是指位于RTK 系统中的接头蛋白分子上与Src 同源的结构域,它能够与磷酸化的Tyr 残基结合。

7. 核酶。

【答案】核酶是指一些具有催化功能,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

8. 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答案】转座重组是指DNA 上的核苷酸序列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现象。

二、问答题

9. 治疗恶性贫血病时,为什么使用维生素B12针剂?

【答案】

由于缺乏维生素而患恶性贫血的患者,

大多数不是因为食物中维生素

所致。故用维生素的含量不足,

而是因为不能很好吸收维生素

治疗这种疾病时应该注射针剂,若

口服则由于不能吸收而无效。

10.如果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均被用于氨基酸合成,那么三羧酸循环将如何正常进行?

【答案】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是TCA 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因此必须得到补充。生物体内,

酮戊二酸可可以通过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催化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在TCA 循环中,

以通过草酰乙酸得来。

11.丙酰CoA 是糖异生的前体,它对于牛特别重要。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它被转变成D-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反应式为:丙酰CoA ,反应式为:D-甲基丙二酸单酰(2)有人认为,动物不能固定

又以

(3)甲基丙二酸单酰甲基丙二酸单酰琥珀酰CoA 。 然后,一种差向异构酶和变位酶将D-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转变成TCA 循环中的中间物——琥珀酰(1)写出其他两种与丙酰CoA 羧化酶最为相似的羧化酶的名称。 是因为早期引入到生物分子中的C 一般在后期的反应中的形式丢掉。为什么羧化酶催化的反应对动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十分有用? 引入到丙酰CoA 则不一样,因为引入的C 保留在琥珀酰CoA 分子之中,这难道意

到糖类吗?为什么? 味着牛能通过糖异生从丙酰CoA 净固定

(2) 【答案】(1)乙酰CoA 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它们都需要生物素,具有相同的反应机制。被引入生物分子,充当好的离开基团(由羧化酶催化),有利于驱动生物合成途径

激活乙酰CoA , 然后又释放出来驱动后面碳链延伸的反应。

于是,后面的反应。例如,(3)琥珀酰CoA 是TCA 循环的中间物。为了转变成葡萄糖,它必须沿着TCA 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然后形成的草酰乙酸成为PEPCK 反应的底物,形成PEP 的同时,释放

仍然没有净的转变成糖。丙酮酸羧化酶与此没有本质的差别,其产物是草酰乙酸,也是TCA 循环的中间物,而草酰乙酸不一定非要转变成糖。丙酰CoA 羧化酶特别之处在于被它激活的在后面的阶段被释放。

12.写出血糖的来源去路。

【答案】(1)血糖来源主要包括;①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②肝糖原分解;③糖异生。

(2)血糖去路主要是:①氧化供能;②合成糖原;③转化为脂肪和某些非必需氨基酸;④转变为其他糖类化。

13.列举5种不同的能与tRNA 结合或相互作用的细胞成分。

【答案】(1)氨酰合成酶,它能同tRNA 结合并催化氨酰-tRNA 的合成;

能与起始氨酰结合,并在翻译起始阶段将其插入到核糖(2)细菌IF 2和真核生物

体的P 部位;

(3)细菌核糖体A 部位;

(4)核糖体,含有同tRNA 专一结合的A 部位,P 部位和E 部位;

(5)mRNA , 它能通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间形成的碱基配对使氨酰

14.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答案】乳酸循环又称Cori 循环,其形成是由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酶的特点所致。

(1)肝内糖异生很活跃,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水解GIc-6-P 而释出葡萄糖,而肌肉组织中除糖异生的活性很低外,又无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肌肉组织内生成的乳酸既不能异生成糖,更不能释放出葡萄糖。

(2)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乳酸(能源物质)以及防止因乳酸堆积而引起酸中毒。

15.酶促反应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酶的反应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般催化剂的性质;

(2)具极高的催化效率;

(3)高度的专一性;

(4)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5)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6)酶促反应的序列酶促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产物和底物各不相同;

(7)酶的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s ),抑制酶的活性,或使酶分子本身受到破坏,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化学物质;

(8)别构作用。

16.在肽链延长的第一步,哪些因素能保证正确的氨酰进入核糖体的A 位? 与mRNA 结合。 和真核生物能同携带氨基酸的tRNA 结合,并在链延长时将其转运到

【答案】有两种因素与选择正确的氨酰-tRNA 有关:(1) tRNA 反密码子和mRNA 的相应的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2) tRNA 分子同核糖体A 部位的专一结合。如果这两种因素缺乏,延长反应则不会发生。

三、论述题

17.实现酶反应高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提高酶反应速度的?酶蛋白中既能作为质子供体又能作为质子受体的最有效又最活泼的催化基团是什么? 为什么?

【答案】实现酶反应高效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底物与酶的靠近(proximity )及定向(orientation )。提高酶反应速度的最主要方法是使底物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区域,亦即大大提高活性中心区域的底物有效浓度,定向意指底物与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