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都理工大学计量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线性回归模型
的零均值假设是否可以表示为
【答案】线性回归模型
,因为
在x 取特定值
的零均值假设
。不可以表示为
,即只是随
?为什么?
表示的随机千扰项的期望,实际上表示的是
的条件下,随机干扰项代表的因素对Y 的平均影响为0。而
机干扰项一个样本的平均值,而样本平均值只是总体平均值(期望)的一个估计量,不能简单将两者等同起来。
2. 评价拟合优度采用的是可决系数,而不用残差平方和,为什么? 可决系数与相关系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案】(l
)样本可决系数
反映了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表示由解释变量引起
被解释变量的变化占被解释变量总的变化的比重,因而可用来判定回归直线拟和程度的优劣,该比重值越大表示回归直线与样本点拟和得越好; 残差平方和反映的是样本观测值与估计值偏离的大小,也是模型中解释变量未解释的那部分离差的大小,它与样本容量有关,样本容量大时,残差平方和一般也大,样本容量小时,残差平方和也小,因此样本容量不同时得到的残差平方和不能用于比较。此外,检验统计量一般应是相对量而不能用绝对量,因而不宜使用残差平方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
(2)样本可决系数与相关系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相关系数是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研究的是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决系数则是建立在回归分析基础上,研究的是非随机变量X 对随机变量Y 的解释程度; ②在取值上,可决系数是样本相关系数的平方;
③样本相关系数是由随机的X 和Y 抽样计算得到,因而相关关系是否显著,还需进行检验。
3. 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案】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
(1)设计理论模型,包括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 (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3)估计模型参数;
(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二、计算题
4. 令
和
,分别为Y 对x 的回归和x 对Y 的回归中的斜率,证明:
其中r 为x 与Y 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 【答案】根据题意得:
因此
其中,
,
分别为离差形式。
5. 考虑下列两个模型:
(l )证明:
(2)证明:两个模型的最小二乘残差相等,即对任何i ,有(3)在什么条件下,模型(b )的【答案】(1)模型(b )可变形为:相同的样本下进行OLS 估计,有:
,
。
小于模型(a )的
?
,因此,在与模型(a )有
。即:
,
。
(2)在(1)成立的条件下,有:
(3)模型(a )的样本可决系数为:
模型(b )的样本可决系数为:
由(2)中的结论知
,故只有当
时,即模型(b )的解释变量的离差平方和小于模型(a )的被解释变量的离差平方和时,才会有模型(b )的小于模型(a )的。
6. 某地区供水部门利用最近26年的用水年度数据得出如下估计模型:
式中,w 表示用水总量(百万立方米); H 表示住户总数(千户);
表示总人口(千人);
表
示人均收入(元); Pr 表示价格(元/100立方米); R 表示降雨量(毫米)。
(1)根据经济理论和直觉,预期回归系数的符号是什么(不包括常量)? 模型符号与预期符号相符吗?
(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请进行变量的t 检验与方程的F 检验,并判断t 检验与F 检验结果相矛盾吗?
(3)估计值是无偏的、有效的、一致的吗? 详细阐述理由。
【答案】(1)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的人口越多或房屋数量越多,则对用水的需求越高,故H 和
的期望符号为正; 收入较高的个人可能用水较多,故
的预期符号为正,但它可能是
不显著的; 如果水价上涨,则用户会节约用水,故估计的模型除了
的预期符号为负; 如果降雨量较大,则草地和
其他花园或耕地的用水需求就会下降,故R 的预期符号为负。
之外,所有符号都与预期相符。
(2)①对变量进行t 检验:
查t 分布表知,在自由度为20,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临界值为2.086,并且临界值均大于所有参数估计值的t 值的绝对值,因此在10%的显著水平下,变量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②对方程进行F 检验:
查F 分布表知,在分子自由度为5,分母自由度为20,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临界值为2.71,由于
,因此在5%的显著水平下,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联合显著的。
都是高度相关的,这
在各年中没有太大变化,表现为不显著。
t 检验与F 检验结果相矛盾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造成的,比如H 、将使它们的t 值降低且表现为不显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