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面临着专业选择与学习、择友和恋爱、职业生涯规划等人生重大课题。国内对大学生自我决定的研究还处于理论介绍的初级阶段,对大学生自我决定品质的干预研究更是很少涉及。本文先是重点回顾了自我决定的已有研究,包括国内外对自我决定的各种定义,五种结构模型,已有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自我决定的相关性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等形式的调研结果,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决定的理论模型,并编制了基于此模型的量表,经检验,自编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对自编量表的实际运用有两个:一是用自编量表测量了中国大学生自我决定水平并进行了特点分析,二是以构建出的大学生自我决定理论模型为依据,参考国外对自我决定的教育经验,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决定意识和技能进行干预,并用自编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有:1. 构建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决定的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大学生自我决定量表。该量表有自我决定意识和技能两个分量表,各包含21个项目,意识量表中分为自由意志、承担风险、坚定不移三个二级维度,技能量表中包含知己知彼、明确目标、前瞻规划和积极行动四个二级维度。经检验,总量表信度0.873,意识分量表和技能分量表的信度分别为0.822和0.849;量表内容效度得到了专家认可;在结构效度方面,各维度之间呈中等强度的相关,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明自我决定技能的四因素模型拟合较好,而自我决定意识的三因素模型尚待进一步探讨。2. 受测大学生的自我决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在3~4分之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对而言,自我决定意识比自我决定技能更急需提高,其中承担风险维度得分普遍偏低;在自我决定某些维度上,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3. 对大学生自我决定意识和技能实施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较好。在团体结束一个月后,用自编量表测量实验组和控制组自我决定水平,并用SPSS对两组的总量表得分进行平均数差异性检验,结果T=4.92**,对各个维度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实验组在自由意志、知己知彼、明确目标和积极行动四个维度上比控制组有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