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化学实验技术(含英语)之分析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样分解和溶解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案】试样必须完全分解;试样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应挥发损失;不应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物质。
2. 说出三种光学分析法的名称,并简单的说明之。
【答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紫外线可见光照射吸光物质的溶液,用仪器测吸光度,记录吸光度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红外色谱法:用红外光照射物质,物质分子就吸收红外光,为振转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用无线电波的电磁辐射对样品照射,可以使不同结构环境中的原子核实现共振跃迁,最重要的是氢谱。
3. 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或记录系统。
(2)各部位作用:①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②单色器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③吸收池用于盛装参比溶液、试样溶液的器皿。④检测系统利用光电效应把通过吸收池后的透射光变成与照射光强度成正比的光电流,再进行测量。⑤信号显示或记录系统的作用是检测光电流强度的大小,并以一定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
4. 试剂空白值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 5.
述滴定混合液中
【答案】
以
标液滴定,测
以
标液滴定,测
含量
第 2 页,共 25 页
(以催化)或等为预氧化剂,或等为滴定剂,试简
的方法原理。
含量
以
标液滴定,测
含量
是1%的NaOH 变成了
6. NaOH 标准溶液保存不当吸收了
(1)用这瓶NaOH 滴定HC1, 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变化? (2)用这瓶NaOH 滴定HA ,酚酞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变化? 【答案】(1)无影响; (2)偏高。 由于NaOH 吸收了量点为pH=7.0,所以在未
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甲基橙己经变色,使消耗的NaOH 体积又偏小,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测定结果基本没有变化。如用酚酞为指示剂时,由于其变色点pH 为8.0—10.0, 测定结果肯定偏高。
使NaOH 浓度比实际的浓度低,用它滴定HC1,消耗NaOH 的体积
NaOH 与HC1生成NaCl 的化学计
偏多,造成结果偏高。由于甲基橙的pH 变化范围为
二、计算题
7. 氯离子选择电极在
溶液与
溶液中测量其电位值,然后不断向
时,电位开值为多少?
试液中加入浓NaOH 溶液使其电位保持不变,直至试液中NaOH 浓度达始往负方向变化。再继续加NaOH 溶液,电位的变化符合Nemst 方程式,求. (不考虑离子强度及稀释效应的影响)
【答案】
由题意知当NaOH 浓度达
在氯电极上响应产生的电极电位相等。
所以
即
8. 某一元弱酸的酸式体在475nm 处有吸收,无吸收,在
的缓冲溶液中,浓度为
值。
第 3 页,共 25 页
,时,
在氯电极上的响应而产生的电极电位与
而它的共轭碱在此波长下
,的该弱酸溶液在475nm 处的吸光度
为0.261(用1cm 比色杯)。计算此弱酸的
【答案】由Lambert-Beer 定律
由解得 9. 已知在相等浓度的定
计算说明【答案】pH=1.0时,
是否干扰?
与EDTA 的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
上述结果表明
10.称取含惰性物质的
的存在并不干扰EDTA 对和少量
的滴定。 pH=l时,
•三种离子,计算pH=1.0时的
设溶液中存
在此pH 条件以EDTA 滴
即
即
可得:
试样0.4650g , 样品经溶解处理后加入过量稀硫酸,
此时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
C 灼烧至恒量,称其不沉淀。沉淀经陈化、过滤、洗漆后置于恒量磁增涡中,在800850°
质量为0.2650g 。合并滤液处理后,用莫尔法以28.50mL 计算试样中
【答案】设而
将其代入第一个式子得:所以
质量分数为:
质量分数为:
11.计算在lmol/L HC1介质中,
【答案】
反应为
涉及的电对及其条件电势和总电子转移数为,
根据平衡常数与电极电势间关系,
第 4 页,共 25 页
的质量分数。已知
质量为X ,
质量为y ,则有:
反应的平衡常数及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