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今天天气还好,就是有一点风。”是( )。
A. 转折复句
B. 选择复句
C. 假设复句
D. 目的复句
【答案】A
【解析】转折复句中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题目句子中“还好”与“有一点风”即是转折关系。
2.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日常见面的寒暄不仅可以维持人际关系,更传达山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如“已经吃过饭了”、“天气不错”等。
B. 身势等伴随动作也能传递信息,所以它也是一种语言,称为“身体语言”。
C. 人自言自语的时候,不存在交际对象。这时的话语体现不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D. 人说出来的话,不仅传递客观信息,也传递主观态度和情感。
【答案】D
【解析】A 项中日常见面的寒暄只是礼貌性的交谈,并不能传达实质性的信息; B 项身势语虽能帮助传达信息,但是它不是一种语言,只是非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 C 项中人自言自语时交际的对象是自己,话语能够传达信息,所以具备社会交际功能。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德国队中场队员积极抢断,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到位率。
B. 科技界的同志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 韩国《千年历史人物》称:“成吉思汗的驰马驿站,是当时通讯业的最佳最快形式,是当今世界超前的因特网。”
D. 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答案】D
4. “蓝”和“难”两个音节在普通话里的读音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有的方言里读音并没有差别,即使刻意读出差别来,听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区别。这种现象是语音的_____表现:
A. 物理性
B. 生理性
C. 民族性
D. 社会性
【答案】D
【解析】A 项,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具有频率、振幅、强弱等凡是声音具备的物理属性。B 项,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涉及发音器官的配合和发音部位的调节等生理活动是生理属性。D 项,语音所具有的表意功能是一定社会赋予的,音义的结合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在有的方言里“蓝’,、“难”读音没有差别,属于约定俗成。
5. “他昨天去过北京路”中的“过”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属于( )。
A. 时范畴
B. 人称范畴
C. 情态范畴
D. 体范畴
【答案】D
【解析】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汉语动词加“过”的现象,有人认为表示经历体。
6. 下面词语后一音节读轻声的是( )。
A. 上头
B. 棉花
C. 意义
D. 瓜子
【答案】A
【解析】A 项“上头”的“头”读轻声; BCD 三项后一音节都有实足的读音。
7. 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的/a/是:( )。
A.[a]
B.[A]
C.[o]
D.[ε]
【答案】A
B 项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 C 项出项在韵尾[-u]或【解析】
[-n]之前。
8. 下列句子中“得”属于结构助词的是:( )
A. 他显得很高兴。
B. 我们玩得真高兴。
C. 你记得住这首诗吗?
D. 我懒得管你!
【答案】B
【解析】ACD 三项中“显得”、“记得”、“懒得”是词语。B 项中“玩”是谓语动词,“得”是结构助词。
9. “年轻”的构词方式属于合成词中的( )。
A. 联合型
B. 主谓型
C. 偏正型
D. 补充型
【答案】B
【解析】主谓型是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年轻”前一词根“年”表示陈述的事物,即年纪、年龄; 后一词根“轻”是对“年”的陈述说明。
10.有浊辅音声母的是( )。
A.zh 、t 、b 、f
B.k 、d 、ch 、s
C.t 、p 、sh 、g
D.d 、t 、s 、m
【答案】D
【解析】辅音声母按发音方法,看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分为浊音和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浊音共有m 、n 、1、r 四个,其余声母都是清音。
之前; D 项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
二、简答题
11.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答案】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