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哲学801西方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苏格拉底
【答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思想有:“认识你自己”、神学目的论和“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是指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神的智慧的象征,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学目的论是指世间万物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神为了某种目的精心设计的。“美德即知识”是指美德是心灵的内在原则,知识等同于善。
2. 笛卡尔的直觉
【答案】笛卡尔的直觉理论是指心灵无需感觉刺激的帮助、无需先行推理或讨论,就能看见或直接领悟真理的天生能力。他认为直觉知识与推理的知识不同,直觉是通过瞬间的洞察对普遍中的特殊事物的认知。同时,直觉也是演绎的起点的认识,在数学、形而上学、伦理学、逻辑学中,尤其在有关这些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上,直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个官能,直觉不可能被检验。
3. 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
【答案】“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是拉丁教父德尔图良在《论基督肉身》中提出的观点。他强调基督教信仰和希腊理性的对立,国为理性所产生的荒谬感恰好证明了理性的局限,理性无法把握上帝存在的真理,极力贬低理性,反对通过理性的方式来理解《圣经》。这体现了他本人极端的信仰主义的立场。基督教“信仰至上”的原则顺应了当时基督教发展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用理性来论证信仰更有利于基督教世界的形成,所以后来德尔图良的学说逐渐成为异端。
4. 康德的先验幻象
【答案】康德的先验幻象是对理性的理念的考察。当理性要求认识现象背后的统一根据时,总要对其进行判断,由于我们只有范畴这个认识工具,迫使范畴作超验使用,错误地把“理想的统一性”当成“现实的统一性”使用,便陷入了先验幻相。在先验幻相之中,我们是受理性的欺骗。把理念当作先验幻相存在如下错误:①范畴只能运用于感性直观,把范畴运用于经验之外,是超验的使用,产生的结论不具有客观性; ②范畴被误用于理念时,理念被误解为知识的对象,但理念不是时空中的对象,不能被认识。他揭示了以往形而上学的错误根源,并规定人类理性的界限以及防止理性的越界行为。
二、简答题
5. 简述康德的先验感性形式。
【答案】康德的先验感性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感性纯直观
康德认为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自身是一种感性纯直观,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种。空间是外感觉的纯形式,是感官接触到的外在现象; 时间是内感觉的纯形式,是意识直接感受的内在现象。
(2)形而上学说明
康德关于空间是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的“形而上学说明”,有如下理由:
①空间是我们关于外部事物的并列、靠近、远近等位置关系的先决条件,而不是相反;
②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事物存在的空间,但却不能反过来想象没有空间的事物,这表明了空间的先天性;
③空间关系不是概念之间的推理和概括的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全体的直观与部分的直观在性质上是相同的,空间不像概念那样把不同的对象包含其中,具有特定的外延,对空间的直观融合了无数的对象,它可以无限延伸。这四点表明:空间是感性纯直观。
⑤时间的单向度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是我们想象经验事件的前提,这证明了时间的先天性或纯粹性。
(3)先验说明康德关于时空所具有的纯形式的功能的“先验说明”的意思是,空间是几何研究的对象,空间的纯直观性质使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时间是代数研究的对象,时间的纯直观性质使代数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即时空纯形式使得数学所能反映的一切感性直观成为可能。
(4)时空的具体分析
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直观的形式。时空作为先验形式是感性直观,而不是知性的概念。他认为,时空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现象的存在方式。他把时空当做主观的感性纯形式,对后世的时空观有深远影响。
6. 请简要叙述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答案】阿那克萨戈拉第一次把看不见的物质元素“种子”作为本原,使自然哲学对事物内部结构的探讨更加深入,“种子”理论是原子论哲学的直接先驱。
(1)性质
“种子”作为本原具有以下主要性质:
①“种子”是永恒的。无中不能生有,存在不能从非存在生成,所以“种子”作为无限多样性的存在物的本原,应该是永恒的;
②“种子”是无限的。主要是指种类上的无限,数量上的无限和分割上的无限;
③“种子”是同类的。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亚里士多德后
称“种子”为“同素体”;
④“种子”是混合而存在的。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纯粹的。事物的本性是由在它之中所包含的那个最多的成分所决定的;
⑤“种子”没有运动能力。虽然万物都是由种子结合生成,但种子自身并没有运动的能力,因而需要外部力量“理智”起作用。
(2)原因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我们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充满各种性质,不能用如此少的几个元素来解释。因此,分布在较大部分中的性质和分布在较小部分中的性质必然是相同的。我们虽然不能推断组成世界的最小部分在数量上有多少,但却可以肯定组成事物基本性质的终极单元; “终极”并不是指数量上最少,因为它们只是可感事物所具有的物理性质的最小单元,而不是数学分割所能达到的最小单元。
(3)结论
世界必然是由这样一些部分组成的,它们在数量上无限多; 在体积上非常细微; 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一样多。这些细微部分即他所说的种子。每一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
7. 简述犬儒学派的基本思想。
【答案】犬儒学派的创始人是安提斯泰尼,代表人物是第欧根尼,“犬儒”标志着他们生活方式的特点,基本思想是善即节欲,主要观点如下:
(1)安提斯塞尼的思想
①他认为善是节欲,即节制和禁欲。他认为德性是可传授的,只有德性才高贵。他不是道德虚无主义者,他相信德性即幸福,德性在于自由地做理性所要求的事情,对欲望和感情及财富、地位、快乐、痛苦采取漠然的态度置之;
②他认为德性是行为的事,不需要太多的学习;
③他认为有智慧者是自我充足的,其他一切善都属于他,智慧是最可靠的。
(2)第欧根尼的思想
①他认为人应选择与自然本性相符的生活,把本性和约定截然对立,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反对当时的文明生活和文化约束,把文明看成是本性的堕落,卞张抛弃音乐、几何学、天文学等研究,把它们看做是无用的;
②他声称自己爱自由胜于一切,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智慧者的财产;
③他要求人们顺应自然,主张效仿狗的生活方式并身体力行,其中包括小动心,即对自己遭受的苦难泰然处之。
(3)评述
犬儒派的主张反映了一部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和厌倦,以极端的消极手段来表示抗议,但发展到后期遭到人们的厌恶。犬儒派的禁欲主义原则被晚期希腊的斯多亚学派继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