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无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曾高举出版自由的旗帜,并充分地利用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无产阶级政党把争取出版自由作为一项政治要求列入党的最低纲领,夺取政权之后,立即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出版自由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其基本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摆脱“资本的奴役”的自由,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自由,新闻媒体归全体人民所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一种完全摆脱私人资本奴役的新型事业,它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全部掌握在人民手中,它不像资产阶级新闻自由那样,仅仅在法律上承认新闻自由。

(2)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自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也属人民所有,人民是新闻事业的主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保证绝大多数人共同享有自由,提倡不分民族大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财产多寡,不分文化高低,都平等地享有新闻自由权利,这是真正的自由。

(3)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自由。

任何国家的新闻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国家安定团结、改革开放的大局。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它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前提,是我们辨别大是大非的政治标准。

(4)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处在发展过程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只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逐步扩大和不断完善。

2. 简述《解放日报》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答案】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这一天,《解放日报》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的原则,并依照这些原则检查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拉开了整风改革的序幕。

《解放日报》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版面安排上。改版前,《解放日报》把国际新闻放在首位,严重脱离了抗日根据地斗争的实际,脱离了党的工作中心,是党八股的一种表现。改版后该报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在加强党性、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在整风宣传方面。《解放日报》把整风运动作为一个宣传中心来抓,进行了集中突出的宣传,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宣传形式多样,有广度也有深度。

(3)在社论写作上。《解放日报》改版后注重社论质量,量力而行,大大提高了社论的质量和影响力。

(4)在改革中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新闻理论问题。在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3. 简述舆论的社会功能。

【答案】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它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舆论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①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

现代社会的舆论制约可以表现为监督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程度,监督决策过程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等,但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②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决策朝着维护公众利益方向努力,按此原则产生,但它是否最终维护公益,还要看决策的执行和执行后的结果。从维护公众共同利益出发,舆论对此也要施行有效的制约。

③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

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行使权力,履行责任。

(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①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的共有的道德规范,自然是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所极力维护的对象。任何符合公德的行为就会受到舆论的赞扬,促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更自觉地效仿。

②鼓舞公众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公众作为社会一员,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服务于其他社会成员,这使其职业和职业行为因而具备了和公共利益的相关性,也自然被纳入舆论监督和制约的范围内。

4. 如何做到新闻宣传的“适度”?

【答案】“适度”,是指新闻宣传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情况,符合社会舆情,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应遵循以下几个最基本的要求:

(1)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

党和人民的利益一致,它集中体现在国家大局这一整体利益上。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牢固地树立大局观念,大局意识,一切宣传报道都应以大局为重,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进行。稳定、改革、发展是我国当前的大局,稳定又是第一位,因此,判断新闻宣传是否适度,首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大局的稳定和发展。

(2)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新闻宣传在解释政策、反映民意、报道成绩、评析热点、介绍典型经验时,要注意全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 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只讲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新闻宣传既要坚持两点论,义要求有侧重点,并把二者统一起来。正确的做法,是在两点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3)要善用宣传艺术来体现“度,,

度的把握依靠科学,度的体现讲究艺术。所把握的度要能恰到好处地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出来,需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总之,把握新闻宣传舆论强势的度,要求从实际出发,以实际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实际的本来面貌,在客观实际发展的总趋势上努力做到客观真实; 要求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那些本质的、主流的和带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给人们一个正确认识事物的角度,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5. 简述新闻的分类。

【答案】新闻有各种分类的方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在中国,可以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有些称工交新闻、财经新闻)、文教卫生新闻(包括文艺)、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综合性日报往往以此把报社分为政法部、经济部、教卫部、体育部等。报纸内版面有些也以此划分。不同内容的新闻对采访、写作,对记者的知识结构有特殊的要求。

(2)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

一般的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把新闻分为三大块: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报纸往往按版面来划分。比如上海的《解放日报》,每天出16个版,新闻有6个版,除去第1版为要闻版外,其余5个版中,国际新闻2版,全国新闻1版,本地新闻2版。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的版面配置,反映出一家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也折射出该媒体的新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