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1)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信息量大小和事物变动对社会、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影响程度成正比。

(2)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信息量大小和事物变动的规模、空间大小成正比。一场全局性的变动总比局部性的变动信息量大。

(3)事物变动的速度。信息量的大小和事物变动的时间长短成反比。事物变动的速度越快,时间越短,信息量越大。“爆炸性新闻”都是信息量很大的新闻。所谓爆炸性新闻都是突发事件,都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如印度前总理拉·甘地遇刺身亡、美国“挑战者,,号航天始机空中爆炸等,都引起世人的震惊。

(4)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信息量和这一概率成反比。事物按常规、常理、常态发展,按人们预料的方向发展,信息量比较小; 事物的发展一反常态,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爆出冷门”,“跑出黑马”,信息量就比较大。

2. 试述受众的权力。

【答案】受众的权利是指作为信息传播接收者的受众,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享有的各项保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和传播制度,我国受众主要拥有以下六种权利:

(1)选择权

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选择权是受众的一种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国际消费者联盟宣布的八种权利之一,在大众传播中,受众面对众多的媒介和信息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口味和自己所能运用的力一式作出自由选择—或喜爱或厌恶,或接受或拒绝,或阅听或观看,没人可以强迫。

(2)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受众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和通过传播媒介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获得的种种真实的消息情报,有权及时得知政府、行政机构等的有关公共信息和国内外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

(3)表达权

表达权是指受众“有权把他所看到的关于个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凡是用恐吓或惩罚迫使他保持缄默,或剥夺他利用传播渠道的机会,就是侵犯了这项权利。”

(4)反论权反论权是指当个人或集团遭到来自大众媒介或传播者方面的攻击和对自身利益、权利的侵犯时,有权要求该媒介划出一定的版面或时间供自己作自由公开的反驳,以便人们对事

情真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CS )监督权

监督权是指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有察看并督促的权利,以免其产生不良后果。以往学术界理解受众的监督权,是专指“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而新闻媒介则由党和政府来领导并监督。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认定的一项权利。

(6)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受众享有个人独处,对个人与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的私生活进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和干涉,以及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不受伤害的权利。任何人都有私生活,都有不愿让人知道的私事,也都希望不受打扰,有宁静独处的欲望,法律上也认为这种权利应受保护。

3.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

【答案】(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后,我国无产阶级自觉地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

(2)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

我国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吸收了国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民主主义新闻事业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经验,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注重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其特点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它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并使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筹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共产党发起组或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创办的。改组后的《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公开申明自己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说话的。《劳动界》表示,要努力成为“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劳动音》创刊词宣称,要“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劳动界》等工人报刊紧密联系工人生活和斗争的实际,通俗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它们初步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观察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劳动音》一创刊就明确指出:“只向知识阶级作‘学理’的宣传,而不向无产阶级作实际运动,结果只是空谈。”

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

改组后的《新青年》,成立了新青年社,作为联系工人群众的公开机关。它帮助工商友谊会(店员组织)创办了《伙友》周刊,扩大了《新青年》和工人群众的联系。《劳动界》用大号字刊出启事,“本报欢迎工人投稿”,发表了许多工人写来的文章和通讯,依靠群众办报。《劳动界》还帮助

发起和建立了机器、印刷等工会,指导这些工会出版了《机器工人》、《友世画报》等工人报刊。改组后的《新青年》增设《编辑室札记》专栏,加强编者和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批评,改进工作。

4. 简述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表面上看,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是由记者、编辑决定。但从长远看,从整体上看,新闻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属于受众。任何信息的发布必须从满足受众实际需要出发,任何宣传同样必须从顾及受众所能接受的实际程度出发,否则就真的成了“对牛弹琴”。

(2)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媒体风格的定位看似是新闻人长年累月探索、实践的结晶,而实际上是根据读者心理定势和阅读习惯的实际出发的经验总结。读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媒体的风格。

(3)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不停的变革是新闻媒介的一个特点,无论报纸的版面安排、专栏设置还是电台、电视台的栏目更换,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归根到底,变革的依据在于新闻媒介不断追逐受众的新需求。是受众迫使新闻媒介不断变更,并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变革。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追逐利润是传媒的基本宗旨和终极目标。从表面上看,广告是媒体(除公共媒体外)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广告客户愿意付出大笔广告费并不意在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所拥有的受众。所以,对于媒体而言,谁拥有受众,谁就拥有广告,谁就拥有利润。无论是媒体通过各种节目尽可能多地聚集受众,然后去寻找相应广告商,还是主动为广告商度身定制节目去聚集受众,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把受众当商品。媒介向广告商出售的也不是物质形态的空间,而是特殊商品—受众。

5. 简述当今世界主要的媒体运行模式。

【答案】世界各国的报刊和广播电视在运作体制上有很大小同。报刊基本上只有私营和国有两种所有制形式。而广播电视却有私营、公营和国有三种所有制形式。就广播电视而言,目前世界上有三种运行体制:

(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

美国的广播电视从一开始就是私营的。私营台名义上是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政党、政府的控制; 基本上依靠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的财源。这一切决定了它们运作的商业化特点。

①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

要赢利就要争取广告客户。那些大的广告客户即大企业、大银行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电视台的成败命运。因此,电视台必须倾向、迎合甚至自觉地代表那些大企业、大银行的利益。

②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电视台把节目播给观众看,然后把观众卖给广告商,,,这是美国电视台运作的基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