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809中国近现代史(A)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戊戌六君子
【答案】戊戌六君子是指为变法维新而献身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地、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搜捕维新派人士,军机章京谭嗣同、杨锐等六人被捕,9月28日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刑场。
2. “协定关税”
【答案】协定关税是指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对等的优惠,就是片面的协定关税,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出现在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就属于后一种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
3. 《马关条约》
【答案】《马关条约》是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日双方主要代表分别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主要内容有:①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③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④増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⑤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事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银三千万两。《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4. 统一党
【答案】统一党是民国初年的政党。1912年1月以章太炎为首的中华民国联合会与以张謇为首的预备立宪公会合并组成。章炳麟、程德全、张謇、熊希龄为理事。该党以“巩固全国之统一,建设中央政府,促进共和政治”为宗旨。实际上反对同盟会,拥护袁世凯统一。5月合并组建共和党,但不久又退出,继续维持统一党。1913年5月又与共和党、民主党合并组成进步党。
5. 海国图志
【答案】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所编写的一部地理著作。《海国图志》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的著作,给封闭了近百年的国人带来全新的近代世界观念。在书中魏源不仅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之上,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对洋务派、维新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产
生了影响。
6. 《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天朝田亩制度》是指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平分土地为核心,宣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力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推行了作期基层政权的乡官制度,没有实施平分土地和国库制度,而执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它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7. 《北京条约》
【答案】《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0月24、25日,清政府先后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条约规定:①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②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④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堂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増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8. “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是指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而组成的以皇族为中心【答案】
的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撤裁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大臣中,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此一第一届责任内阁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台,表明立宪运动完全失败,并引起了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9. 《筹办夷务始末》
【答案】《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政府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又称《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分为道光朝、咸丰朝和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由清文庆纂辑,八十卷。咸丰朝由嘉贞等纂辑,八十卷。同治朝由清宝编辑,内容是从道光十六年议禁鸦片到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为止。凡是上谕、廷寄、以及内外臣僚奏章,中外往来照会书札由涉于外务者,悉编年月,按日详载,多原始资料。对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同治朝洋务运动记载尤详。
10.《应诏统筹全局折》
【答案】《应诏统筹全局折》是1898年1月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六书。主要内容是请求光绪皇帝厉行变法,指出当前有三件急事:一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这是康有为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的变法的具体措施。《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
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二、论述题
11.简要评述太平天国的对外策略。
【答案】对太平天国对外策略的评述包括以下几点:
①在太平军定都天京之初,英国、法国的公使先后打着“中立”的幌子到天京访问,他们访问天京,是为了窥探太平天国的实际情况,试探太平军及其领导对他们的态度,以便确定其侵华政策的具体措施。
②外国公使到天京后,企图胁迫太平天国承认各国在华的侵略利益,承认不平等条约。英国公使还扬言,如果革命触犯了英国的利益,他们将会像发动鸦片战争那样来对付太平天国。
③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吸收了西方的宗教理论并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太平天国崇信拜上帝教,并把西方侵略者视为自己的同教者。
④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没有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恫吓,也没有承认《南京条约》,同时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并主张平等往来,并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他们在严禁鸦片输入的同时,鼓励正当贸易。
⑤洪仁矸在香港学习及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等学说,于1859年提出了《资政新篇》,太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⑥总体来说,太平天国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他们因宗教形式相同,而错误的把西方侵略者当着是“洋兄弟”,但也有反对外来侵略、坚持民族独立的实际行动。
12.简要叙述《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自救措施。
【答案】《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自救措施有:
(1)编练新军。袁世凯等在天津小站练兵,张之洞练成了“自强军”,清政府期望依靠新建陆军振衰起弊。
(2)整顿财政。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产生大量对外赔款,清政府财政亏空严重。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清政府在増捐増税,向人民大肆搜刮的同时,又着手整顿财政,令各省督抚严查当地在关税、厘金、盐课和田房税契等管理上的种种弊政。还举借内债。
(3)派遣留学生。清政府鉴于日本的自强得力于被派往欧美的留学生,也决定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一时赴日留学日渐成风,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
清政府的这些措施,并没有把自己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袁世凯是新军编练的主要受益者,他以此对外结交帝国主义,对内作为自己升迁的资本和工具;巨额的赔款和赤字,远远超过整顿财政所收款项;派遣留学生中的多数人后来都走到了清政府愿望的反面。因此,清政府的新政措施没能挽救其统治危机,更谈不上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转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