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保险(专业学位)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

【答案】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是指在一个保险市场上大小保险公司并存,少数大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竞争的特点表现为:同业竟争在大垄断公司之间、垄断公司与非垄断公司之间、非垄断公司彼此之间激烈展开。

2. 近因原则

【答案】近因原则是指近因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人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近因不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其中,近因不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与损失结果最为接近的原因,而是指促成损失结果的最有效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3. 风险

【答案】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是可以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①风险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②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因为风险不仅与损失相联系,而且与盈利相联系。③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特征之一,并不包括风险的全部。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以及发展性等方面的特征。

4. 财产损失保险

【答案】财产损失保险是以承保保险客户的则产物资损失危险为内容的各种保险业务的统称,是财产保险传统的也是最广泛的业务来源。财产损失保险的业务体系包括:①各种火灾保险,如团体火灾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 ②各种运输保险,如机动车辆保险、飞机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 ③各种工程保险,如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科技工程保险等。财产损失保险的共同特征就是保险标的均属十实体标的,即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物资,但各种具体保险业务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多差异。

5. 公积金比率

【答案】公积金比率是分析公积金与承保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单个保险公司在一定量的承保金额下,所必须保有的最低数额公积金问题。用s 表示净保费总额均方差,根据38原理,经营资本只要保持3个净保费总额均方差,就可以满足任何超常规赔付责任。即:

公积金比率r 的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公积金比率的做法,是相当稳健的,因为它为保险公司构筑了经营稳定性的第一道防线,

一般不至于伤及资本金。

二、简答题

6. 应该如何概括保险的功能? 你是否认同本书保险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的概括与表述?

【答案】保险的性质决定保险的功能。

(1)保险的基本功能

①分散危险功能

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分散危险,保险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因偶发的灾害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的经济损失,通过直接摊派或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这就是保险的分散危险功能。通过该功能的作用,危险不仅在空间上达到充分分散,而且在时间上亦可达到充分分散。

②辛上偿损失功能

保险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经济损失,保险所具有的这种补偿能力就是保险的补偿损失功能。

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分散危险是前提条件,补偿损失是分散危险的目的。这两大功能是保险本质特征的最基本反映,最能表现和说明保险分配关系的内涵。因此,它们是保险的两个基本功能。

(2)保险的派生功能

保险的派生功能是在保险固有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发展的,是伴随着保险分配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

①积蓄基金功能

现代保险运用概率论的方法计算保险费率要求有足够的空间容量和时间跨度。因此,保险分散危险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空间上分散和时间上分散。从时间上分散来看,分摊经济损失就带有预提分摊金的因素,否则,不能满足时间上分散的要求。预提而尚未赔偿或给付出去的分摊金则必然形成积蓄。保险这种以保险费的形式预提分摊金并把它积蓄下来,实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功能,就是保险的积蓄保险基金功能。可以说,现代保险如果没有这一功能,就不能正常维系和发展保险分配关系。

从概念的内涵上可以看出积蓄保险基金是为了达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目的,可见,该功能是由保险的基本功能之中的分散危险功能派生而来的。

②监督危险功能

该功能也是保险分配关系提出的要求。分散危险的经济性质表现为保险费的分担,而参加保险者必然要求尽可能减轻保费负担而获得同样的保险保障。因此,他们之间必然要发生相互间的危险监督,以期尽量消除导致危险发生的不利因素,达到减少损失和减轻负担的目的。保险的这

种功能,就是监督危险功能。保险的监督危险功能是客观存在的。

监督危险是为了减少损失补偿,所以该功能是保险基本功能之中的补偿损失功能的派生功能,也是使保险分配关系处于良险循环的客观要求。

以上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是根据保险是经济分配的性质,从保险分配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上考察其发展的过程中得出的,是对保险的功能的科学概括和演绎。商业保险是从行会合作保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作保险和相互保险仅表现为会员(既是被保险人又是保险人,二位一体)之间的保险分配关系。到了商业保险,保险分配关系外化为或者说发展成为以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直接的分配关系,甚至后者隐蔽了前者。当出现分保以后,又出现了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样,随着保险分配关系内涵的不断丰富,保险的功能必然也随之丰富和发展起来。如果说低级形态的保险只有分散危险与补偿损失两个基本功能,那么,现代保险一般都有四个功能,即分散危险、补偿损失、积蓄基金和监督危险。

7. 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受益人也叫保险金受领人。他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直接向保险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人。受益人的构成要件包括:

(1)受益人是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换句话说,受益人是有资格享受保险合同利益的人,但他不负缴纳保费的义务,保险人不得向受益人追索保险费。受益人与保险人的法律关系只是在被保险人死亡时才发生。

(2)受益人是由保单所有人所指定的人。一般来说,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和所有人是同一个人的话,不论说是谁指定受益人,事实上都是一样的; 但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和所有人不是一个人的话,则最终决定受益人的权利的应当是所有人而不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单所有人可以在保险合同中明确规定受益人,也可以规定指定受益人的方法。例如,规定以继承人为受益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但受益人不必如此。

通常来说,有两种形式的受益人,一种是不可撤销的受益人; 另一种是可撤销的受益人。在第一种场合. 保单所有人只有在受益人同意时才可以更换受益人。在第二种场合,保单所有人可以中途变换受益人,或撤销受益人的受益权。受益人的撤销或变更不必征得保险人的同意,但必须通知保险人。如果保单所有人在改变了受益人的情况下没有通知保险人,后者在向原指定的受益人做出给付后,不承担对被更改的受益人的义务。

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

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

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

8. 国际上的保险监管方式通常有哪几种,结合我国保险实践及未来发展,你认为我国应采用哪一种保险监管方式,为什么?

【答案】(1)保险监管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严格监管方式,另一种是松散监管方式。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