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635音乐表演理论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装饰艺术

【答案】装饰,主要是指对生活环境、器物、用具、服饰等多方面美化加工的一种手段,通常是以装饰纹样或装饰雕塑的形式出现,具有明确的从属性特征,区别于独立存在的绘画或雕塑,是艺术设计整体的组成部分,是为了丰富艺术表现力、加强其审美效果而设置的。装饰艺术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装饰画、壁画、饰物、装饰雕塑等。装饰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纯欣赏性的独立存在的装饰绘画或装饰雕塑,主要依据造型艺术创作的方式进行构思的,同时包含着艺术设计的因素;

二是从属于环境的整体之中的饰物,是其中的构成部分,以设计观念为主导,利用一定的工艺材料,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制作的构成部分,如壁饰、地饰、喷水池等。

2. 新民族主义音音乐

【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音乐家,一方面将发展民族文化、壮大民族音乐于本国的民族独立运动相结合,一方面由年轻一代的作曲家开创新的、更为广泛的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这些后继者中的音乐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更为深入细致和准确,并且更多的接受了同时期西欧各流派、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上同样进入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潮流中,因此很多专著将这一时期的民族乐派成为新民族乐牌。

3. 京剧

【答案】戏曲剧种。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深受喜爱。众多徽班接踵而来,“四大徽班”称雄于京。嘉庆、道光年间,徽汉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剧目、音乐和表演经验,逐渐演变而成带有北京特点的戏曲剧种。咸丰、同治以来,形成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立的艺术风格。主要腔调是西皮、二黄,此外还有昆曲、吹腔、拨子、杂调等。乐队的主奏乐器是京胡。流行全国。

4. 性格表演

【答案】性格表演是指着重体现角色性格特征的表演,能够根据人物进行各小相似的形象创造,在创造中抑制或改变自己,甚至在人物身上难以看到演员自身的个性、气质、体态等等,呈现出的是一个个都不似演员自己的性格各异的形象,很好地做到了形象是“演员一一角色”的矛盾统一体,这种表演称为性格表演。

5.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

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6. 组曲

【答案】组曲是指1750年前后出现的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一库朗特一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体裁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法国作曲家库泊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

7. 景别

景别是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根据这种范围的比重和画面表现空间(一般是以画框内成年人身体部分多少为标准),可以进一步分景别为若干种,主要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答案】

8. 《今晚八点半》

【答案】《今晚八点半》是1987年元旦开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文艺节目。旨在满足听众对音乐、戏曲、文学、曲艺等各类文艺节目的欣赏需求,同时了解文艺知识和文艺信息动态。包括音乐、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节目,听众点播的歌曲约占2/3。每天播出1次,每次55分钟。

9. 现代派戏剧

【答案】现代派戏剧也称现代主义戏剧,是指与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的、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戏剧流派。现代派戏剧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并没有统一的主张,而是由众多流派共同组成的,主要包括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等。现代派戏剧的象征性、反理性、批判性特征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绘画、电影、诗歌的艺术形式都有波及。

10.“能”与“狂言”

【答案】“能”与“狂言”是指公元14至17世纪产生于日本的综合了田乐、猿乐和其他民间技艺的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到公元19世纪后期,人们将其通称为能乐。“能”是典型的贵族艺术,具有典雅、庄重、幽玄之美,其文学剧本叫“谣曲”,以演唱为主,也有歌舞、对白,文辞典雅华丽,讲究韵律,戏剧内容多表现悲剧或正剧故事。“狂言”一词据说来自汉语“狂言绮语”,意为夸大其辞、疏狂放荡,类似于中世纪欧洲流行的幕间短剧,以诙谐、搞

笑、耍闹的手法显示自身生动、活泼的喜剧特点。

二、简答题

11.简述艺术批评的特征。

【答案】艺术批评主要有四个特征,分别是:

(1)科学性

从本质上说,艺术批评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艺术批评家在从事艺术批评时,要从具体的审美感受进入理性的领域,运用抽象思维,依据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演绎、推理,去求得理性的判断评价,并进一步去探究个别中蕴含的一般、现象中显示的规律。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必须从艺术现象的实际出发,通过客观的分析研究,引申出符合事实的科学结论。

(2)审美性

艺术批评以艺术作品为主要对象,而艺术作品本身则是艺术美的集中体现,这就决定了艺术批评必须含有美学批评的成分。批评家在把握各种艺术现象时,要把美学分析当作首要任务,努力去探索艺术美的创造和构成规律,解剖艺术美的存在形态,发现艺术美的永恒魅力,积极阐明艺术现象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如果取消了审美性,艺术批评就会混同于一般的社会批评,而丧失自身赖以存在的根基。

(3)实践性艺术批评有着突出的实践性,它所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艺术现象,尤其是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批评处理对象的方式,也是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取得具体的结论。优秀的艺术批评,总是敏锐地感应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变化,准确地捕捉新的动态和新的趋势,及时解决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总结艺术实践所提供的新鲜经验。艺术批评的活力,主要就在于它与日新月异的艺术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4)创造性

艺术批评的创造性是指批评家在对具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往往具有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观照和理性发现。也就是说,批评家的批评实践活动并不局限于复述艺术家所表现过的东西,而是必须说出艺术家所没有说过的东西,或尚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即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因此,从本质上讲,艺术批评也是一种具有浓厚理性意味的审美创造,即批评家要对艺术家的审美表现进行再度的审美创造。

12.浅析音乐的社会功能。

【答案】音乐的社会功能是指人们在听到某种音乐之后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活动,从而对人们的情绪、理智、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最终有形无形地影响到社会。音乐的社会功能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音乐的认识功能

由于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艺术,它只能通过音响的运动,以象征、模拟、暗示、抽象、概括的方法间接地显现现实世界,因此它的认识功能与其他艺术相比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