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635音乐表演理论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目录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635音乐表演理论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 2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635音乐表演理论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15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635音乐表演理论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31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635音乐表演理论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44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635音乐表演理论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57
一、名词解释
1. 新民族主义音音乐
【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音乐家,一方面将发展民族文化、壮大民族音乐于本国的民族独立运动相结合,一方面由年轻一代的作曲家开创新的、更为广泛的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这些后继者中的音乐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更为深入细致和准确,并且更多的接受了同时期西欧各流派、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上同样进入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潮流中,因此很多专著将这一时期的民族乐派成为新民族乐牌。
2. 奏鸣曲式
【答案】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呈示部包含在调性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部和副部,它们是全曲的核心主题; 展开部发展呈示部出现过的主题,调性频繁转移,极大地造就戏剧紧张度; 再现部重现呈示部主题,但所有主题全部统一在主调上,形成音乐戏剧的完满解决。
3. 潜台词
【答案】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潜台词存在于一切台词之中,一句简单的话就可能有多种潜在的意思,即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会有其隐含的内容,也就是表面台词后面的“潜台词”。
4. 书画同源
【答案】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想通之处,
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他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书、画的区分来自目的的不同,文字的作用在于传意,绘画的作用在于见形:字学六体中的鸟书也就是画。
周官教国予以六书,其中的象形,就是画的意思,由此可以知道书画本是异名而同体的事物,张彦远的论述反映了早期对于书画同源的认识。书画同源的观点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民族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5. 现代西方演剧学派
【答案】现代西方演剧学派是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主要思想是:表演艺术的任务是根据剧本要求在舞台上再现角色形象,但是要把形象体现得真实和深切就要求演员从自我出发,设身处地,通过意识达到下意识、彻底化身为角色,这就是说,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表演反对演员尽可能的进入角色,代之以叙事文学和叙事诗所采用的手法,对剧中事件进行批判性、自在从容的观察,即间离效果。具体手段如,事先说明结果以免造成悬念、超然平静的表演风格、避免采用任何旨在使观众忘记自已是在看戏的手段,亦即不引起错觉的布景等等。
这两种体系为表演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表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6. 少数民族戏曲音乐
【答案】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戏曲艺术。如西藏和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语地区的藏戏,贵州的侗戏,云南的白剧、傣剧、彝剧,广西、石南的壮剧等。这些剧种有的保持着民间歌舞音乐的传统,有的保持着民间说唱音乐的传统”有的也接受汉族戏曲的某些影响。
7. 折子戏
【答案】戏曲演出形式。艺人在演出实践过程中,在整本剧作中选取有戏可做的一出或几出,加以充实、丰富、提炼,制作成可以独立演出的精彩短剧。明代传奇演出中已经有折子戏出现,并有不少折子戏的选本出版。清代乾隆年间,剧场演出拆子戏蔚成风气,《缀白裘》是折子戏的集锦选本。
8. 起承转合
【答案】起承转合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四句体段落结构方式。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四个乐句的落音按一定的调式功能逻辑进行。1, 3两句结束在不稳定的音级上,2, 4两句结束在稳定的音级上。第1句常结束在主音的上方五度音上,第3句常结束在主音的上方二度音或四度音上。
第二,第3乐句在音调、结构、旋律线、节奏等方面,与前后乐句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 第三,第2, 4两个乐句结束在相同音高的主音上。此外,二者之间或是重复(包括变化重复)的关系,或是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音调。民歌《孟姜女》就是“起承转合”结构的典型。
9. 虚拟演播室
【答案】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一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
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 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
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 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10.行头
【答案】戏曲服装的统称。元人散曲《淡行院》,描写一个演出水平低劣的戏班,有“唵囋砌末,猥琐行头”等语,可知这种称谓,在金、元时代己有。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在戏曲史上,有“江湖行头”、“内班行头”、“私房行头”及“官中行头”等类别。
二、简答题
11.简述有关舞蹈起源的论说。
【答案】理论界关于舞蹈的起源众说纷纭,最具代表性的论说有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表情论、性爱论、劳动论。
(1)模仿论
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他们认为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舞蹈者则是用动态和节奏模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2)游戏论
18世纪德国的诗人、艺术理论家席勒依据康德所说的艺术像游戏一样,都是“自由的”活动,“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的成功”为立论依据而提出的艺术起源的理论。他认为在艺术起源中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它是自山的人性的表现。
(3)巫术论
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提出者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泰勒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灵魂,因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其重要的内容。
(4)表情论
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理论,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提出的。
(5)性爱论
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的理论,代表人物有达尔文、蔼理斯等。
(6)劳动论
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由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舞蹈艺术的物质载体——人的身体,从洞窟壁画、文物遗存史料中所反映狩猎和种植的舞蹈场面可以看到舞蹈起源与劳动的密切关系。
12.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