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48土地资源管理之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符号

【答案】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不仅能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形状、质量和数量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示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域总体特征。

2. 网格GIS

【答案】网格GIS 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3. 正射影像

【答案】正射影像是以航摄像片或遥感影像为基础,经扫描处理并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按地形图范围裁剪成的影像数据,并将地形要素的信息以符号、线画、注记、公里格网、图廓整饰等形式添加到该影像平面上,形成以栅格数据形式存储的影像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具有地形图的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

4.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答案】对象—关系管理模式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 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5. 地理信息科学

【答案】地理信息科学是指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6. 游程编码

【答案】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7. 边界代数算法

【答案】边界代数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它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

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8. 虚拟地理环境

【答案】虚拟地理环境简称VGE ,是基于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等的虚拟现实,‘自是地学工作者根据观测实验、理论假设等建立起来的表达和描述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及过程现象的虚拟信息地理世界,一个关于地理系统的虚拟实验室,它允许地学工作者按照个人的知识、假设和意愿去设计修改地学空间关系模型、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模型等,并直接观测交互后的结果,通过多次的循环反馈,最后获取地学规律。

9. 缓冲区分析

【答案】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域,用以识别这些实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

10.部件对象模型

【答案】对象模型技术(OMT )是美国通用电气对象模型技术公司提出的一套系统开发技术。它以面向对象的思想为基础,通过对问题进行抽象,构造出一组相关的模型,这些模型描述了现实世界中“类与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了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从而能够全面地捕捉问题空间的信息。对象模型技术把分析时收到的信息构造在三类模型中,即对象模型技术型、功能模型和动态模型。三个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描述,分别着重于系统的一个方面,组

,状态模型定义“何时做”,合起来构成对系统的完整描述。形象地说,功能模型定义“做什么”

对象模型定义“对谁做”。

二、简答题

11.GIS 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案】(1)GIS 详细设计的概念

详细设计是根据逻辑设计的要求,在具体的通讯和计算环境中,采用具体软件和工具,详细描述各个系统模块,指导程序员完成程序编写、测试和集成。

(2)GIS 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

①应用与功能设计

应用与功能设计包括应用划分和功能详解,要详细描述、汇总应用设计和功能设计。

②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包括空间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空间数据开发与维护设计。

③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指如何将软件、硬件、网络、应用集成,达到一定的系统运行指标。

④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是指如何设计直观、简单、易用的用户操作界面。

⑤组织设计

GIS 如何与组织的结构、业务、管理与目标相互适应和协调。

12.己知一伐木公司,获准在某林区采伐,为防止水土流失,规定不得在河流周围1km 内采伐林木。另外,为便于运输,决定将采伐区定在到了周围5km 之内。

试论述: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采伐区需要那此空间数据,并描述在GIS 支持下的操作步骤。

【答案】(1)所需要的空间数据:

①研究区的河流分布图

②林区分布图

(2)具体步骤:

,提取距离在1公里到5公里的区域。 ①对河流分布图做等距离图(缓冲区)

②将林区分布图分成林地及非林地两类。

,得到可选的区域,将选择的区域及相关信③将①、②处理的结构做拓扑叠置(逻辑与运算)

息以地图和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13.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问题,发表你的意见和观点。

【答案】(1)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①GIS 与地图学

GIS 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其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因此它与地图有着极密切的关系。GIS 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它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学科,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而GIS 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图学与GIS 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地图可视化工具与他们的潜力来增强GIS 的数据综合和分析能力。

②GIS 与一般事务数据库

GIS 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主要通过属性来管理和检索,但一般没有空间概念,能够处理空间数据。

③GIS 与计算机地图制图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对GIS 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又反过来为地图GIS 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数字地图是GIS 的数据源,也是GIS 的表达形式,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GIS 与计算机辅助制图(CAD )

GIS 处理的多为自然日标,CAD 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GIS 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

(2)对GIS 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