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90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之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数据压缩

【答案】空间数据压缩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 中抽出一个子集A ,这个自己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2. 空间数据仓库

【答案】空间数据仓库是指支持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随时间变化的、持久的和具有空间坐标的地理数据的集合。

3. 分布式数据库

【答案】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在物理上分布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而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系统。它具有分布性,同时在逻辑上互相关联。

4. 空间数据编码

【答案】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5. 部件对象模型

【答案】对象模型技术(OMT )是美国通用电气对象模型技术公司提出的一套系统开发技术。它以面向对象的思想为基础,通过对问题进行抽象,构造出一组相关的模型,这些模型描述了现实世界中“类与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了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从而能够全面地捕捉问题空间的信息。对象模型技术把分析时收到的信息构造在三类模型中,即对象模型技术型、功能模型和动态模型。三个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描述,分别着重于系统的一个方面,组

,状态模型定义“何时做”,合起来构成对系统的完整描述。形象地说,功能模型定义“做什么”

对象模型定义“对谁做”。

6. 数字地形分析

【答案】数字地形分析对于格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地形曲面拟合、立体透视分析、通视分析、计算地形属性(地形的坡度、坡向、曲面面积、地表粗糙度、高程变异,以及谷脊特征等)、流域特征地貌提取与等高线自动分割; 数字地形分析对于三角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三角网内插和等高线追踪。

7. NSDI

【答案】NSDI 是1994年美国政府开始发展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通过确定元数据标准,要求各级政府机构采用元数据的方式在网络上对其所生产的数据进行描述,达到各机构间数据生产和共享的目的。

8. 屏幕跟踪矢量化

【答案】扫描矢量化可以自动进行,但是扫描地图中包含多种信息,系统难以自动识别分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交互跟踪矢量化,或者称为半自动矢量化。

9. 缓冲区分析

【答案】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域,用以识别这些实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

10.网络分析

【答案】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

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网络分析的基础是图论和运筹学。

11.信息系统

【答案】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12.空间数据结构

【答案】空间数据结构是指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的地学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空间数据结构分为基于矢量的数据结构和基于栅格的数据结构两种基本类型。

二、简答题

13.结合你的兴趣领域(水土保持、洪水防灾、土地分等定级等),叙述基于GIS 的地球科学应用模型的建模步骤和方法。

【答案】(1)利用GIS 的数值分析法来估算土壤水土流失程度。

①确定土壤水土流失的数字分析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这些因子必须能够反映不同土壤的性质,不同的坡面形态,不同的植被条件。

②选择格网尺寸,建立各个影响因子的栅格数据。

③将多种数据加以复合,确定研究地区土壤流失量的不同等级,为制定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2)应用模型的步骤包括:

①明确分析目的、评价准则;

②准备分析数据;

③空间分析操作;

④结果分析;

⑤解释评价结果。

14.空间数据有什么特征? 它与非空间数据的根本差异是什么?

【答案】(1)空间数据特征

在GIS 中,由于空间数据代表着现实世界地理实体或现象在信息世界中的映射,因此它反映的特征同样应该包括自然界地理实体向人类传递的基本信息。因此,空间数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及时间特征。

①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似关系等。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描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 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②属性特征: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称为属性数据。

③时间特征:时间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称为时态数据。

(2)与非空间数据的根本差异

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15.试述面状符号图的制图原理及方法步骤。

【答案】以一组平行晕线的绘制为例,说明面状符号的制图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制图要素专题内容的数据序列和制图目的,进行专题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分级; (2)建立与专题数据分级结果相对应的制图单元的多边形边界数据文件;

(3)确定晕线参数,包括晕线方向、密度、强度和结构等;

(4)提取制图区域的一个原始多边形边界文件,其坐标数据为(x i , y i ), i=1, 2, 3, …,N 。设在该多边形边界内填绘晕线,则操作步骤为:

①坐标变换。

②确定各条晕线与多边形边界线的交点。

③晕线交点的整理。

④晕线的配对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