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西方经济学850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总需求曲线

【答案】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图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是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引起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利率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价格水平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使人们消费需求下降,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提高也会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这两方面都会使得总需求减少,于是总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曲线斜率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仅仅价格变动,则国民收入沿着总需求曲线变动; 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变动时,需求曲线会发生平移。

2. 理性预期

【答案】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个含义:

(1)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2)为了作出正确的顶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

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简言之,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重要假设之一(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和

,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 自然率假说)

3. 累进税

【答案】累进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增的一种税,即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课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例如,假定收入高的纳税人为甲,收入低的纳税人为乙。甲缴纳的税收为t 1,收入为s 1; 乙缴纳的税收为t 2,收入为s 2。当t 1/s1>t2/s2时,则称这种税是累进税。

4. 经济增长

【答案】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有以下两层含义: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若用Y t 表示t 时期的总产量,Y t-1表示(t-1)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一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若用y t 表示t 时期的人均产量,Y t-1表示(t-1)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二、选择题

5. 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

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需求不足的失业

【答案】A

【解析】该经济投资乘数为,如果增加100亿美元投资,根据乘数效应,这100亿美元将会使产出增加500亿美元,与原来的9800亿美元合起来是10300亿美元,超过充分就业的10000亿美元的产出水平,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6. 外汇市场上某国的货币发生贬值,这意味着( )。

A. 在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

B. 该国居民可以较便宜地买到进口商品

C. 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便宜

D. 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昂贵

【答案】C

【解析】某国货币发生贬值,则该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将会下降,从而有利于该国商品出口。

7. 以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

A.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

B. 政府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C. 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D. 国际收支平衡能反映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答案】B

【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8.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不同群体的失业率不同

B. 失业率随经济波动而波动

C 摩擦性失业率上升不一定是坏事

D. 以上都对

【答案】D

【解析】根据失业结构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可知AB 两项是正确的,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固然存在的失业,并不能单纯地说摩擦性失业是好事还是坏事,它的上升有时也并不是坏事。

9. 如果消费与实际利率负相关,则( )。

A.Is 曲线更平坦

B.Is 曲线更陡峭

C.LM 曲线更平坦

D.AD 曲线更陡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