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大学国际金融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合理搭配原则
【答案】各种国际收支政策,虽然手段有所不同,但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不平衡现象出现时,可能会有多种政策能解决该问题。在所有类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至少存在以下几对互为替代的搭配:①支出增减型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②支出型政策与融资型政策;③支出增减型政策与供给型政策。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它对会员国融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 维持着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2)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每盎 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另外,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 挂钩,规定与美元的比价,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均与美
元保持固定汇率,但在出现国际收支根本不平 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可以进行汇率调整。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会员国在需要 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将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再以用黄 金和外汇购回本币的方式偿还借用的外汇资金。
(4)废除外汇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也存在一些例外。
(5)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但这一条款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 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①信心和清 偿力之间的矛盾,即存在所谓的“特里芬难题”。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调整汇率制度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 整。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为了维持对外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也不能不丧失国内经济目标的独立性。
这个体系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建立的,因而其盛衰与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变化有密 切联系。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和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彻底瓦解。
3. 套补的利率平价
【答案】套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
其中
,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升(贴)水率
,
率
, 为本国金融市场上一年期投资收益为外国金融市场上同种投资收益率。它的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必将升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问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4. P-e 平面内的内部均衡曲线和外部平衡曲线
【答案】在P-e 平面内,假设为:①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②国内吸收倾向小于1; ③社会的总供给不变,总需求的变动只会造成价格的改变,而不会带来产出的变动。
(1)内部均衡曲线
图1 内部均衡曲线
内部均衡曲线IB 是由能便总需求寺于总供给的汇率水平与物价水平的组合所形成的轨迹。在IB 线上,内部均衡能够实现,背离了EB 线,内部均衡就不能实现。内部均衡曲线IB 的右下方和左上方分别对应着不同性质的内部失衡。
(2)外部均衡曲线
图2 外部平衡曲线
外部平衡曲线EB 是由维持国际收支乎衡的汇率水平与物价水平的组合所形成的轨迹。在EB 线上,外部平衡能够实现,背离了EB 线,外部平衡就不能实现。外部平衡曲线EB 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分别对应着不同性质的外部失衡。
5. 吸收论
【答案】吸收论
大
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的。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⑴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国际收支(E )=消费
移动恒等式两边,得:
代表。 式中, 为贸易收支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又称支出分析法,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亚历山为国内总支出,表示国民收入中国内支出的总和,称为国内吸收(A )。因此,国际收支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内吸收之间的差额来表示。设国际收支差额为B=X—M , 则有B=Y-A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B 为正);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B 为负);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平衡(B 为零)。这表明,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和总吸收的高低对比。
⑵进一步可以将总吸收写成国民收入的函数,即
其中,A 为自发性吸收,即无论国民收入多少都必定存在的国内吸收(如基本的生活消费):a 为边际吸收倾向,即每增加1单位收入所带来的国内吸收增加数量。可以看到,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国内吸收也会上升。 将
的差额取
决于总收入的高低、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以及国内自发性吸收的高低。由于国内自发性吸收比较难以调整,因此,吸收论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路径是改变总收入与边际吸收倾向,即实施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用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总收入,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改变边际吸收倾向,从而改变总吸收,最终达到总收入和总吸收相等,国际收支平衡。因此,要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必须得使a 即边际消费倾向变小,Y 即国民总收入变大。
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既是一个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又是一个成员国政府间进行交往的渠道和论坛,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是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操纵和控制的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金组织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贸易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②基金组织提供的各种类型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危机。③基金组织在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促进资本主义各国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7. 相对购买力平价
【答案】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国间的贸易存在着交易成本,各国物价水平的计算中,不同
代入B=Y-A 中,可以得到由上式可知,根据吸收论,国际收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