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语文教学与个性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其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其主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没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实质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其核心就是个性的发展。个性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 个性教育已成为全球教改的热点和核心。自八十年代起,美、日、英、法、德等国家都以个性教育为焦点而展开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同期,我国教育界也提出“个性教育”是教改的新思路。我国学者有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个性”概念;有的从教育学角度给“个性”下定义;有的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有的从哲学角度论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有的学校也积极开展个性教育活动,但大都以第二课堂的特长教育,兴趣小组及其课外活动为主而开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教育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具体的措施。本文旨在从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探讨语文就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优势,原则,途径和方法。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前言。笔者认为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素质教育是重视个性的教育,提高素质便能促进个性发展,发展个性也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并通过个性教育与“应试教育”五个方面的比较,来阐述笔者所探讨的“个性教育”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目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的教育。 第二部分 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从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并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环节对学生个性的束缚的表现,论述了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要从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教学氛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品行,从而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第三部分 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优势。本文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原则,语文教学的形式,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学的方法和语文教育的作用六个方面分析了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四部分 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原则。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第二,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第三,他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以教师健康个性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的原则。 第五部分 实施个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树立两个教育观念,即树立科学、民主的教学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成功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 第二,建构三种教学法。 1、审美教学法。它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它的教学过程是:吟诵进入审美感知——想象拓宽审美境界——理解产生情感共鸣——创造促进思想升华。 2、情境教学法。它是通过一定形象的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它的教学过程是:美读以感知情境——遵路以进入情境——体味以理解情境——触发以深化情境。 3、问题教学法。它是以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它的教学过程是:设问——假设——验证——总结。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及其语文教学实施个性教育的优势的研究,提出了实施个性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