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西学传入与中国新史学的创建

关键词:西学,新史学,科学精神与方法

  摘要

  任何文化形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学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运用和发展总要受到某一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制约。鸦片战争后日益呈现的文化不适应性,激化了日益增多的否定传统的冲动。创造新事物的冲动,使东方中国文化几尽衰亡的西方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又向他提供了一线生机,中国文化终于在自己的土地上觉醒过来,这个石破天惊的时刻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希望,西方学成了改造传统文化的契机和利刃。   在漫长而痛苦的西方传统过程中,中国人以追求保存字我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为根本目的,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以最快的速度、最完整的形式传播进来,对中国近代学科的创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论文力图从西方传播的背景、途径以及与中国传统史学的交融、演变过程的分析,从理性的层面去审视、反思重构中国新史学的发生与成长的历史过程。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一、西方传入的背景   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近代机器工业在国内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走上了发展道路,资产阶级开始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他们力图通过大量引进西学,进行启蒙宣传,确立本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大量留学生回国,使中国出现了通晓中西文字,对中西学有相当修养的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群,为更加系统、更大规模的西学传统奠定了基础。   二、西方史学的传入   19世纪后期,西方历史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和方法,逐渐通过日本或直接传入中国,其中西方文明史学、在西方文明史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日本文明史学、美国新史学、德国民族史学对新史学的产生影响最大。   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传入和运用   科学观的发展是近代中国文化冲突与演进的重要动因和标志,大量系统的、整体的科学思想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对科学片断、零散的认识。在启蒙科学观指导下,科学被升华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体系,一种涵盖面激光的世界观,开始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科学的广泛传播对中国新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近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对历史学家思维方式的指导和对历史学方法的引导、改进。人们还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以增强史学方法的严密性和可靠性。   四、历史观念与历史方法的创新   历史学家运用审视的目光、有对历史的批判扩展到对史学的批判、再扩展到对史学本身发展历史的批判和对史学发展规律的探索、总结。从一般性、狭隘的历史叙述,发展到对历史规律的探求、研讨;从教条的、绝对化的生搬外国史学理论,到形成结合中国具体史学的哲学理论;从以史正史的狭隘史料观到利用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发展、判断新材料;从仅以政治、军事为研究对象拓展到以人类生存发展兴衰为内容;从模糊、臆测占主导的研究的手段到求真求实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从单一的“垂询”“资治”到反映历史兴衰沿革的史学功能;从单一的封建史观到众多的史学流派的初步形成,都可以看出中国新史学已初具规模。   五、新史学初期的史学视野与分期   新史学初期发展是历尽艰辛而卓有成效的。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轮到史学具体实践进行了全面地反思和创新。1919年以前是新史学创建的第一阶段,新史学家们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希望能彻底改造旧史学,为迎接新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的来到鸣锣开道。1919──1937年是新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历史理论、历史方法、历史编纂、历史考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奠定了新史学的学术基础。1937──1949 年,是新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深重的民族危难是许多学者转而推崇传统史学中致用学风,希望通过历史著作激起民族爱国组织。这时期,断代史、史学史、文化史成绩突出。 由此可见,西学对中国新史学的影响是积极深远的,历史学家的西学为契机和借鉴,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对历史本身、历史学的批判的基础上,对历史理论和具体史学实践进行了全面反思和创新,奠定了建立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