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看,``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经济行为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规范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为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理顺政企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对建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一些探索性的思路。然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政府职能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较少,这种状况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了政府经济行为为什么必须规范化以及如何规范化的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二者如同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一起运动并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为了充分说明这一问题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与分类。从政府经济行为的定义、内涵、分类、产生与演变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理论分析,阐明了规范化的政府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 第二、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政企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政府经济行为的实证分析,说明了要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必须使政府经济行为规范化。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模式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政府经济行为的因素;其次,提出了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模式应该是政府主导型的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经济行为必须有权威性;同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经济行为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政府经济行为必须规范化、民主化,适度化、法制化;最后,阐明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 第四、规范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措施。对如何实现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化提出了四点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理顺三个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其次,明确政府行为主体,完善组织体系;再次,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最后,提高政府行为实施者的素质,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 本文结论是: 要实现政府行为的规范化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处理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发挥政府经济行为作用的关系;第二层次,市场经济是规范经济,市场运行和政府经济行为必须规范化,而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化是核心;第三层次,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模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