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815专业基础(含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之数据结构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无向图G=(V,E) ,其中:
,
对该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正确的是( )。
A.a , b , e , c , d , f
B.a , c , f , e , b , d
C.a , e , b , c , f , d
D.a , e , d , f , c , b
【答案】D
【解析】图的深度优先遍历过程是:从图中某个初始顸点v 出发,首先访问初始顶点v ,然后选择一个与顶点V 相邻且没被访问过的顶点U 为初始顶点。再从U 出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直到图中与当前顶点V 邻接的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根据
关系。依据
上面的原则遍历,得出遍历顺序a ,e ,d ,f ,c ,b 。
2. 下列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 可能发生冲突的是( )
A.CDMA
B.CSMA
C.TDMAC
D.FDMA
【答案】B
【解析】介质访向控制协议中能够发生冲突的是CSMA 协议, 答案为B 。
3. 4个圆盘的Hanoi 塔,总的移动次数为( )。
A.7 B.
C.15
D.16
【答案】C
【解析】Hanoi 问题总移动次数为:2M 次。
可知各顶点之间的邻接
4. 某CPU 主频为
A.
B.
C.
D.
【答案】C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 采用4级指令流水线, 每个段的执行需要1个时钟周期。假定CPU 执行了100条指令, 在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流水线阻塞, 此时流水线的吞吐率为( ) 【解析】采用4级流水线执行100条指令, 在执行过程中共用
CPU 的主频是, 也就是说每秒钟有
条指令/秒, 个时钟周期。 个时钟周期。流水线的吞吐率为
故答案为C 。
5. 设X 是树T 中的一个非根结点,B 是T 所对应的二叉树。在B 中,X 是其双亲的右孩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树T 中,X 是其双亲的第一个孩子
B. 在树T 中,X 一定无右兄弟
C. 在树T 中,X 一定是叶结点
D. 在树T 中,X 一定有左兄弟
【答案】D
【解析】由树和二叉树的转换关系可知,X 一定有左兄弟,X 是其双亲的第二个孩子,不能确定在树T 中,X 是否有右兄弟,是否是叶结点。
6. 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
B. 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 双链表
D. 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答案】D
【解析】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在最后插入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都会用到这个尾指针。
7. 在用邻接表表示图时,拓扑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
A.0(n)
B.0(n+e) C. D.
【答案】B
【解析】由于输出每个顶点的同时还要删除以它为起点的边,故拓扑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0(n+e)
8. 某文件占10个磁盘块, 现要把该文件磁盘块逐个读入主存缓冲区, 并送用户区进行分析。假设一个缓冲区与一个磁盘块大小相同,
把一个磁盘块读人缓冲区的时间为
送到用户区的时间是, CPU
对一块数据进行分析的时间为
下, 读人并分析完该文件的时间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缓冲区的问题。由于缓冲区的访问是互斥的, 所以对单一缓冲区, 从磁盘写入和读出到用户区的操作必须串行执行, 也就是要保证互斥操作。而CPU 对数据的分析与从用户区读数据也是需要互斥操作, 但是CPU 分析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操作可以并行。从本题看, 由于分析所用的时间小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时间, 因此, CPU 会空闲。
单缓冲区的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缓冲区读出时间)
间=(100+50)X10+50=1550ns。
当采用双缓冲区时, 每块缓冲区的操作也必须满足互斥操作, 但是, 对两块缓冲区的操作却可以并行, 所以, 当第一个缓冲区写满以后, 磁盘紧接着写另一个缓冲区, 同时, 前一个已经满了的缓冲区被读出到用户区, 并立即进行CPU 的数据分析。读出操作和数据分析必须互斥进行, 故从时间上看, 当数据被读出并分析后, 恰好另一个缓冲区也写满了, 可以立即进行读出数据到用户区并进行数据分析。两块缓冲区交替进行读写, 直到数据分析完毕, 因此,
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X10+读出最后一块数据时间+CPU
分析最后一块数据时间
。
9. 某计算机主频为1.2GHz , 其指令分为4类, 它们在基准程序中所占比例及CPI 如下表所示。
处理最后一块数据的时, 将缓冲区的数据传
。在单缓冲区和双缓冲区结构
该机的MIPS 数是( )
A.100
B.200
C.400
D.600
【答案】C
【解析】基准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