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643行政学原理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惩处
【答案】行政惩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某种义务或责任而尚未触犯法律的公务人员给予惩罚的行为。行政惩处的范围仅限于未触犯法律的情况,在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公务人员应接受法律制裁。行政惩处的目的是保证行政管理法规的执行和实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尚无统一的行政惩处法典,至今仍沿用1957年国务院特别法规的规定,即在于二种违法失职情况下,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将受到八种惩处,分别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同一文件还规定了不同惩处的适用情况和机关惩处权限。我国行政惩处的发展方向应是法律规定与法规规定并重。
2. 法制行政
【答案】法制行政与不法行政相对立,是公共行政现象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行政原则和行政原理的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它是现代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行政精神的精髓所在。法制行政的基本内涵主要集中在两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方面:
①法制监督,即基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外部监督和进行内部监督;
②依法行政,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原则和条款、程序实施公共行政管理。
3. 官僚制伦理观
【答案】官僚制伦理观是指传统行政学关于官僚层级制下行政主体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系统的理沦观点。官僚制伦理观是以卢梭的人民主权假说为基础的,其要点是:①权力是由大众掌握。公众把权力赋予行政主体,由他们代表公众,按照公众的意愿独立行事。②政治中立。为了保证自身的公共性,行政应该与政治分离,保持自身独立性,不受政治干扰。官僚制伦理观倡导政治中立就要求行政权力具有自主性。行政主体一旦能够独立自主行事,未必总是会按照公众意愿,其中还存在主体福利最大化的问题。这就导致公共机构的代表性和自主性之间的冲突。
4. 公共行政制度
【答案】公共行政制度是指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制度。
财产可以分为两类:私有物品和公共物品。对于私有物品来说,它是可以进行分割的,其效益和成本可以归私人所有。公共物品是不可以分割的,其效益或者成本可以为他人所用或者分摊到别人身上,例如道路、国防、教育、安全、卫生、环境等。
具体地说,对于私人物品,人们可以首先界定它属于谁所有,然后允许其所有者自由交换它
们。对于公共产品,不能从客观上界定其所有者,公共物品不能将其他的使用者排除在消费之外。由于公共物品的这些性质,人人往往采取由公民和社会组织之外的官僚组织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并对公民和社会组织强制性征收成本,这种制度就是公共行政制度。
5. 行政监督
【答案】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部分成员基于合法的监督权对另一些组织成员进行了解、协助、指导或控制,以推进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行政监督表现为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对下级工作状况的监督。行政监督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了解功能、协助指导功能、制裁功能和激励功能,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预防、补救和改进的作用。强化行政监督的意义在于:完善宪政体制; 制约行政权利; 遏制腐败现象; 落实民主行政; 提高行政效率。
6. 经济
【答案】经济是指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的活动。在行政效率的研究中,经济涉及资源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的表示为资源(资金)和投入之间的转换率。经济性表现为获得特定投入时成本最低,或者说充分使用已有资金获得最大量和最佳比例的投入。行政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是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方面。
7. 广义行政改革
【答案】广义行政改革是指一切与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归属及其行使相联系的改革。广义行政改革是与广义政府的概念相一致的,其核心问题在于行政观念的转变。广义行政改革在范畴上接近广义的政府改革,在实施操作方法上,则要求政治、经济、行政三大体制改革几乎同时启动并以其他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为自身顺利发展的充足条件。
8.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组织通过培养、塑造组织文化,来影响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引导工作中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有: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和发展性。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核心内容来看,组织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和伦理规范等。
9. 微观效率
【答案】微观效率是指私人、市场导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在研究政府绩效时,微观效率是指特定公共组织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即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产出和投入的比率。微观效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具体行政单位的行政管理能力。
10.单式预算
【答案】单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各类财政资金按收入和支出类别统一在一个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的预算编制方法。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 单式预算的优点在于可以综合反映财政收支活动的总体情况,编制成本低,操作简单; 缺点在于没有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分别列示与平衡,反映不出收支结构之间即财政的无偿性支出与有偿性支出、无偿性收入与资本性投入之间的对应平衡关系,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建设工程的具体效益情况,从而不利于进行宏观调控。
二、简述题
11.简述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及其克服。
【答案】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行政权力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在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和增进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方面会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行政权力也可能带来社会矛盾,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甚至侵犯公民权利,起到消极的负面作用。所以对于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
①利益倒错,公仆变成为主人。公职人员不可避免地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如果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公职人员有可能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用公共行政权力去满足私人的需要。
②权力角逐,手段变成为目的。行政权力自身的层次性能够带来利益的差别,加之行政权力又拥有有效的行为手段。在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人们就容易产生“权力崇拜”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为追求权力而角逐,导致行政权力手段与目的的本末倒置。
③权力僧越,职权扩张为特权。行政权力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正因为如此,公职人员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攫取私利。在正常情况下,行政权力存在一种自然增长的趋势。当遇有权力行使对象不明、范围不清、或其他有利可图的情况,行政越权现象就可能发生。而当遇有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时,行政权力主体又可能利用权力进行规避。
④传统惯性,导致权力滥用。由于行政权力本身集中的特性,公共行政权力又不得不由少数人来行使。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行政权力依然保留着许多原有的特性。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还会有所发生。这种死灰复燃现象系山多种社会“基因”所导致的遗传现象。
(2)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的克服
对于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既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掉以轻心,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以防止并纠正行政权力行使的负效应。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主要分为两类:
①他律机制。他律机制也就是其他政治权力以及行政客体对于行政权力主体的制约,这主要包括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等行政权力之外的国家权力的监控、政党政治权力的监督、舆论权力的监督、公民和公民集团的监督等多种形式。需要清楚的是,监督制约绝不等于十涉内部事务或越姐代馗,而是要通过法律制度形成一套规则体系,并形成发现违反规则和纠正违反规则的机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