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60管理学原理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府绩效管理

【答案】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绩效目标、划分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绩效等流程构成的行为体系,它既包括对政府绩效创造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对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估; 既包括对公务员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政府组织绩效的考核。绩效管理活动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是持续提高政府绩效、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的动因。

2. 政府绩效管理与平衡记分卡

【答案】(1)政府绩效管理与平衡记分卡的含义:

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把政府绩效管理定义为: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者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 ),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绩效管理的工具。该方法是由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戴维·诺顿在1992年首先创制的,旨在通过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指标对组织绩效进行衡量,每一套指标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绩效进行分析。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记分法”,是因为要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的业绩等诸多方面。

(2)平衡积分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工具。具体表现在:

①它对企业绩效的衡量小仅局限于财务指标还加入了非财务指标体系,更注重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能力。政府绩效管理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知道下,关注平衡,即短期政绩与长远政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两者评估理念的契合,决定了将平衡积分卡引入政府绩效评估中。

②平衡积分卡将战略总日标分解为四个方面的衡量指标,每个衡量指标又分别包括不同的具体指标,在战略实施中通过对具体指标的控制与衡量,以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政府部门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既有利于绩效评估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政府进行战略管理。

③平衡积分卡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两者结合的评估途径,迎合了政府的绩效评估方法。

3. 人民主权理论

【答案】人民民主主权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提出的民主理论,是近代西方

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理论成果,认为人民拥有主权,国家的主权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因此,人民对国家有天然监督权。人民民主论是人类在对政治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并经检验为真理的认识,它是对“家天下”和野蛮政治的否定,这种观念显然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较好的解释权力来源的观点。该理论认为,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没有人民主权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政府是人民缔结契约、转让权力的结果;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行政管理者只是人民权利的具体执行者,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们必须承担维护人民权利的义务; 为防止政府滥用职权和侵犯民权,人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监督政府行为; 在公共权力体系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政府的各种行为。

4.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5. 预算编制、预算审批

【答案】预算编制是预算过程的第一步,是指各部门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收入和支出测算,编制本部门预算,再由财政部门汇总编制政府预算草案的过程。预算审批是指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赋予其合法性的过程。我国预算编制审批必须遵循“两上两下”的程序和合法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稳妥性原则、重点性原则、透明性原则、绩效性原则等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的预算支出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每部分支出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采用定额管理; 项目支出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部门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的用于年度支出的计划。

6. 行政监督体系

【答案】行政监督体系是指具有法定监瞥权的多元监督主体在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时的任务和权限划分体系。根据行政监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可将行政监督体系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体系。行政管理内部监督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对一般行政管理机关以及行政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行政管理内部监督体系的基本形式包括:一般监督、专门监督、行政复议和特种监督。行政管理外部监督是指行政管理组织以外的各种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多渠道的、多种形式的异体监督。外部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

二、简答题

7. 简述行政管理的兴起及其原因、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及其学科特征。

【答案】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及思想基础,有明礁的研究范围及对象,有独特的学科特征。

(1)兴起及其原因

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①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政府行政活动的变化而言,主要有:

a. 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顶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b. 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 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c. 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兴起的思想基础

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四种思想理论:

a. 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尤其是国家学说。它为行政学提供了有关国家权力、民权民意、政府结构、政治过程等概念和范畴,提供了传统的理论和思辩的研究方法。

b. 君主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房学,在改进行政制度、积累行政经验、培训人员等方面为后来的行政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c. 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为行政管理学的公共人事行政的研究提供了最主要的范畴和最早的规范。

d.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开创了“依法行政”的思想渊源,建立了“依法行政”的最初理论规范。

综上所述,上述客观的社会政治背景条件,推动了行政管理学产生于当时的美国,即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科学发展特别是思想发展为行政管理学获得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研究对象及范围

①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以下的要点:

a. 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b. 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c. 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行政;

d. 虽然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往往令人难以捉摸,但行政管理是有规律的。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管理主体、客体、管理原则和根本任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