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60管理学原理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财政问责
【答案】财政间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
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答案】(1)市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
(2)政府失灵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十预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政府失灵是主张实行更为彻底的市场经济的基本依据。
(3)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体现了市场和政府在调控经济时的不足。由十政府和市场各自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就决定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
3. 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
【答案】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伦理的主题就是维持正义,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共管理者在维持正义秩序时,将受到公共伦理的鼓励而积极努力,以期实现公众的利益; ②公共管理者将以公共管理伦理为准则,其所掌握的权力的作为将被限制在公共伦理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二者可以归纳为公共管理伦理的动力与规范力。
公共管理责任可以依据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的关系,分为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主观责任即公共管理者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是其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而这些价值观、态度和信念是这个社会上任何人都具有的,但和而不同。客观责任则是公共管理者履行公共管理任务时所承担的责任。客观责任是由公共管理者所处的社会地位、组织、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由此可见,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4. 行政组织法治
【答案】行政组织法治是指要严格按相关法律规范管理行政机构的设立、职能和职权配置、行政编制和管理幅度、管理方式;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处理各级政府间、各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5. 行政信息利用
【答案】行政信息利用是政府部门、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意识地利用行政信息实现自身的需求、解决各自问题的过程。信息利用主体非常广泛、目的非常明确,利用的结果就是实现行政信息的价值。行政信息利用的着眼点是利用效率、利用水平、利用过程的评价和维护等。行政信息的使用价值由信息的真实度、时效性和适用性构成。根据行政信息利用的主体及其信息需求的不同,信息的利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社会利用、组织利用和个体利用。
6. 政策资源
【答案】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是指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政策资源的运用贯穿于政策过程,从制定到执行,都面临着如何配给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问题。因此,政府在特定政策执行项目上提供的公共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即构成有效执行政策的条件,又构成检验政策执行的政策效果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一般可把政策资源因素分为:执行经费、执行人员、执行机构、执行保障。
二、简答题
7. 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答案】(1)市场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内涵
①市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
②市场失灵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干预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政府失灵是主张实行更为彻底的市场经济的基本依据。
(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体现了市场和政府在调控经济时的不足。由于政府和市场各自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就决定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
(3)市场和政府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包含的主要问题不同。 市场失灵的主要问题在于:
①个人的价值观和自由与社会公理和原则存在矛盾;
②完全竞争假定在现实经济运行中由于存在独占、寡头垄断、垄断竞争、自然垄断、过度竞争等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因此会损害社会效率;
③一般竞争均衡不适用某些领域,尤其涉及规模效率迅速增长的经济活动;
④帕累托最优由于完全市场假定不成立而不能实现;
⑤信息存在不完备性或非相关性;
⑥由于存在不完全均衡,因此,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⑦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时产生偏离;
⑧市场不会自动供给公共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较多的市场缺陷,问题可能更为严重。
政府失灵的主要问题则在于:
①政府对社会的经济管理经常缺乏明确的利益主体、责任主体,由此导致政府效率低下和政府官员冷漠无情;
②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能因为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而难以履行,而政府追求社会公平经常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③政府山具体的官员组成,而作为自然人的政府官员并不会因为承担公共责仟而自然产生任何道德优势,他们既不比常人更坏,也不比常人更好,他们同样也会犯错误;
④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法理或法律上的契约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完整、不对等的,政府行为因此时有失序或失控,并导致对政府违约行为惩罚的控制;
⑤政府作为特殊的政治主体和经济主体,其微观经济运作如同私营企业一样也涉及复杂的产权关系和激励机制,所以,政府与市场不能实现相互替代;
⑥垄断性是政府的不可克服的弱点,而垄断性导致低效率、机构膨胀、寻租行为等一系列加剧政府行为社会成本的消极问题;
⑦“逃避错误”因政府行为无法直接比较、政府效率无法直接评估而成为政府官员的普遍行为准则,其结果导致短见、惰性、缺乏创新精神等程式化政府行为的广泛化;
⑧“多数人原则”选举体系的维持,从来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而且,事实上这种体系既小能保证选举体系选举的效率,也不能保证完全代表每个人利益,因此,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以及与之相一致的少数人决策是必然的。
8. 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点。
【答案】(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
西方国家通常把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称为公务员。以公务员为管理对象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吏治制度有重要影响。美、法、日等国都借鉴于英国公务员制度而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国家公务员制度。西方国家对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考试、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职务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己形成比较成熟的、完整的、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点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考试录用制度的确立,使西方国家行政机关找到一条选拔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建立一支精干、稳定和高水平的公务员队伍,保持行政系统的高效率和连续性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关录用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均己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法定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这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大支柱,也是人事行政的一大进步。
②职务常任
西方国家公务员通常有政务类和业务类之分。前者负责政治决策,后者负责执行决策,处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