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34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着丝点。

【答案】着丝点是在主缢痕处2个染色单体的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与染色体微管相接触,是微管蛋白的组织中心,着丝点又称动粒或动原粒。

2. 残质体

【答案】吞噬体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水解消化,最终不能被消化的残余部分留在溶酶体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3. 导肽

【答案】

导肽 是指能够指导线粒体、叶绿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的大多数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内合成后并进入相应的细胞器中的信号序列。

4. 单位膜模型。 【答案】单位膜模型是于1959年提出的质膜结构模型。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显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总厚度为7.5nm , 中间层为3.5nm ,内外两层各为2nm 。

暗层是蛋白质与脂质分子的头部形成,透明层是脂类分子的尾部,并建议将这种结构称为单位膜。

5. 细胞生物学

【答案】细胞生物学是指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

6.

【答案】

的中文译名是受体下行调节,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消化,如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大部分在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表面EGF 受体浓度降低。

7.

【答案】kinesin 的中文名称是驱动蛋白的中文名称是细胞质动力蛋白。二者均属于微管马达蛋白,主要负责为物质沿着微管运输提供能量。

二者的区别在于沿微管运动的方向不同。驱动蛋白从微管的(一)端移向微管的(+)端,是正端走向的微管发动机;细胞质动力蛋白是负端走向的微管发动机,担负小泡和各种膜结合细胞器的运输任务,同时还是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运动的动力来源。

8. 蛋白质跨膜运输

【答案】蛋白质跨膜运输 主要指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部位的一种蛋白质运输类型。

9. GFP

【答案】GFP 的中文名称是绿色荧光蛋白,是指在水母中发现的,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其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形式。GFP 作为一种基因标志,可以进行蛋白质定位,研究蛋白质的分布、合成和降解以及运动等性质。

10.cytoskeleton

【答案】cytoskeleton 的中文名称是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经非离子去污剂处理后的细胞,可以在细胞质内观察到一个复杂的纤维状三维网络结构体系,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为真核细胞所特有,它不仅是活细胞的支撑结构,决定细胞的形状并赋予其强度,而且在细胞多种多样的生理活动(如细胞运动、膜泡运输和细胞分裂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

11.简述MPF 的组成和在

【答案】(1)MPF 的组成

MPF 即成熟促进因子,是一种促进细胞成熟和分裂的调控性蛋白激酶。成熟促进因子的生化成分是两个亚单位,一个是

(2)MPF

分子,促进细胞周期由蛋白,一个是周期蛋白B 蛋白为催化亚基,周期蛋白为调节亚基,二者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 期进程中的作用

向M 期转化,从而促进细胞成熟或分裂蛋白是其催化亚单位,周蛋白和周期蛋白结合后,MPF (CDK1)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磷酸化下游的蛋白质期进程中的作用。 期蛋白是其调节亚单位。

12.简要说明细胞周期的间期各时相的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的间期各时相的特点如下:

(1)

期的差异造成的。 ①时间:在周期时间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时间变化也最大,不同细胞类型的周期时间的差别以及细胞的失同步等都是由

③重要性:

期。

②生化特征:主要合成大量的RNA 和蛋白质,为细胞进入S 期准备必要的物质基础。 期细胞能对多种环境信号进行综合、协调并作出反应,以确定细胞是否进入S

(2)S 期

细胞内主要进行DNA 的复制、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染色体蛋白的合成。

(3)

①形态特征:染色质凝聚或螺旋化。

②生化特征:合成一定的蛋白质和RNA , 为M 期的细胞结构变化做准备。

(4)M 期

①时间:细胞周期中M 期占用的时间最短,可分为前、中、后、末期4个阶段。

②形态特征: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最大。

③生化特征:RNA 合成停止、蛋白质合成减少以及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④关键因子:由期进入M 期是细胞周期中的另一个关键时刻,M 期细胞质中存在一种使染色质浓缩的物质,即M 期促进因子(MPF )。

13.简述说明ABC 运输蛋白对甘露糖运输的机理。

【答案】甘露糖先通过外膜的选择性孔蛋白进入膜间腔,然后被一种结合蛋白(周质结合蛋白)所结合。结合蛋白有两个结构域,一个同甘露糖结合,该结构域与甘露糖等物质结合后会引起另一个结构域发生构型变化并同ABC 运输蛋白结合。这样,被运输的物质就得以同ABC 运输蛋白结合,在水解A TP 供能的情况下,ABC 运输蛋将糖等运入细胞内。

14.简述细胞凋亡与坏死在形态学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两者在形态学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整个细胞固缩,细胞膜反折,包裹断裂的染色质片断或细胞器,然后逐渐分离,形成众多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则为邻近的细胞所吞噬,整个过程中,细胞膜的整合性保持良好,死亡细胞的内容物不会逸散到胞外环境中,不引发炎症反应。在细胞坏死时,细胞体积膨胀,细胞膜发生渗漏,细胞的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炎症的发生。

15.概述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特点和功能。

信号通路的特点 【答案】(1)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介导的

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是由50多种跨膜受体组成的超家族,其胞外配体是可溶性或膜结合的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包括胰岛素和多种生长因子。胞外配体与受体胞外区结合后,受体发生二聚化并催化胞内区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进而活化RTK 。磷酸化的酪氨酸可被一类含有SH2结构域的胞内信号蛋白识别,通过级联反应向细胞内进行信号转导。

②RTK-Ras 信号通路:

配体

活化酪氨酸激酶

(鸟苷酸释放因子)促进GDP 释放活化的酪氨酸激酶RTK 结合接头蛋白结合蛋白)活化,诱导下游事件

活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又称MAPKKK )活化(使蛋白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的Raf 结合并磷酸化另一种蛋白激酶MAPKK ,导致MAPKK 活化(MAPKK 是一种具双重特异的蛋白激酶,它能磷酸化MAPK 的苏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使之激活)MAPK 活化进入细胞核